據凌云所知,封神之戰一方面是為了讓三教之人了結恩怨。
就算在封神之戰中殞落了,只要能上封神榜,還是可以重生,不能上封神榜的殞落之人,就要進入六道輪回了。
上封神榜者,在封神之后,重塑肉身,要替玉帝做事,修為進展雖然會慢上許多,原來的修為還是能恢復。
如果進入六道輪回,要想恢復前世的記憶、恢復修為就比較麻煩了。
如果沒有仙緣,也許只是墜入無盡的輪回之中,永遠也無法覺醒前世的記憶,就算覺醒了記憶,要重新修煉成仙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在封神之戰之中,可以了結恩怨,如果有心結,念頭不通達,修為無法進步的,也可以通過封神之戰,了結因果。
不過,凌云見白龍真人發動四海龍族水漫洛城,歧山下的那一戰,似乎和八仙之間的恩怨非但沒有了結,反而越結越深了。
由此可見,了結因果,也不一定需要生死相拼,否則,矛盾反而會越鬧越大。
如果八仙為了洛水城的凡人不傷在白龍真人手中,滅了四海龍族,恩怨就更加無法化解了。
現在的八仙和四海龍族之間的恩怨,就無法通過封神之戰化解,想解開這個局面,除非八仙之中出現混元圣仙,動動手指就能滅了四海龍族,能鎮住四海龍族,讓四海龍族不敢有報仇之心。
這樣一來,恩怨雖然了結了,四海龍族也不敢再存有報仇的想法了。
但是,四海龍族的心結卻還是沒有解開,黃龍真人就算在三萬年后,脫離封神榜的封印,念頭還是一樣不通達,還是一樣有找八仙報仇的想法。
從了結恩怨、了結因果的角度看,凌云覺得封神之戰的意義不大。
另一方面,因為許多脫離封神榜封印的神離開了天庭,天庭許多官職是空缺的,需要在封神之戰中殞落的強者去天庭任職,替玉帝做事。
這一方面,凌云就更加不明白了,當初,鴻蒙初開,乾坤未定,需要三山五岳眾神,雷部眾神,火部眾神,以及四海龍王行云布雨。
而今,一切都在天道的自然運轉之下,根本就不需要這些神靈了,比如說,四海龍王以前執掌行云布雨,現在,這些都在天道運轉之下,屬于自然現像了。
人界自有各國的君王管理,也用不到天庭,天庭的存在,的確是意義不大了。
凌云想不明白,想起了無所不能的天書,就將這些疑惑說給天書聽,問天書,天庭的存在,究竟有什么有意義?
無所不能的天書,還真的解開了凌云的疑惑,凌云也終于明白,天庭眾神都有存在的意義,不過,現在的四海龍族確實是沒有存在的意義了。
上古時代,從洪荒世界出來的生靈,一些因為聽鴻鈞講道,悟得修煉的真諦,成神成仙,有通天徹地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