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王爺能說會道,倒是很得陳逸霆歡心,陳逸霆也比較看重柳王爺。
有一天,柳王爺來陳家,說于王府的于安福看上了陳語嫣,托他來說媒。
于王府是封僵大吏,勢力非常大,于王府有許多位大羅金仙,甚至有混元大羅金仙,坐擁重兵,鎮守一方,在大興皇朝,于王府的地位高過皇帝,就算是神秘的長老會都要給于王府幾分面子。
大興皇朝是選舉制的,有能力,在大興皇朝各個城市,能做出政績的各城城主,都可以參加競選,都有機會做皇帝,做皇帝也不是終身制的,有一定的年限,在位期間,如果倒行逆施,長老會有權力隨時罷免。
而于王府是終身制的,于王府從第一任王爺于博開始,已經有數千年歷史了,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家族。
按照大興皇朝的規律,就算能力再強,做任何官職都有時間限制,不允許任何一位官員長時間擔任同一個職務,而于王府是唯一的例外,而且,于王府的王位還是世襲制的。
例外的原因,是因為只有于王府的人有能力擔任那個職務,也試圖過派別的大羅金仙去鎮守邊疆,連派了數位大羅金仙,沒多久,都被人刺殺了。
蠻夷國民風彪悍,個個驍勇善戰,非常野蠻,常常侵擾大興皇朝的邊疆,大興皇朝派軍隊鎮守邊疆,就是為了防止蠻夷國入侵。
因為此事,大興皇朝還派使者出使蠻夷國,不過,蠻夷國的國主否認了行刺之事。
長老會的成員也介入調查過此事,因為有數位大羅金仙在邊疆殞落,軒轅烈一怒之下,派出數百位大羅金仙坐鎮邊疆,想捉拿兇手,但是,那些大羅金仙還是一個一個的殞落。
長老會的成員們也怕了,想起曾經鎮守邊疆的于博,大長老軒轅烈親自出面游說,于博愉快地接受了鎮守邊疆的重任,并且說,將這鎮守邊疆的重任交給他,他能保大興皇朝平安。
于博再度鎮守邊疆后,并沒有遭到過行刺,長老會的成員曾經懷疑過,行刺之事,難道是于博的人所為?
但是,沒有證據,也不能將于博怎么樣,于博肯鎮守邊疆,解決了大興皇朝的心腹大患,讓蠻夷國的強者不敢侵犯大興皇朝,又不是要做皇帝,長老會也將此事放下了。
于博有功于大興皇朝,雖然不能做皇帝,論功行賞,也成了第一代于王爺。
于王府現任王爺于家威是于王府的第六位王爺,經過數千年的積累,于王府的勢力也非常強大。
于王爺比皇帝還大,于王府的人凌駕于法律之上,于王府的人也時常在大興皇朝橫行霸道。
如果沒造成大的影響,以軒轅烈為首的長老會成員,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真的出人命了,長老會的人出面,只是懲戒一番,將之交給于王爺處理,因為長老會的放任,于王府的人也越來越囂張,名聲也越來越壞。
于王府的勢力,陳家知道,陳家人讓陳語嫣自己決定,陳語嫣的一切決定,陳家都支持,大不了回精靈國。
陳語嫣當然不同意了。
陳家人就委婉地拒絕了柳王爺的提議,只說陳語嫣年齡還少,要專心修煉,暫時不談感情。
陳家不同意,柳王爺也沒說什么,向陳家道別后,柳王爺也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