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的強者一個一個崛起,曹操為了坐穩江山,絞盡腦汁,卻也無力改變形勢。
如果曹操身體沒出問題,有他鎮住場面,也許還可以慢慢反轉局面,可是,曹操已經時日無多,他怕自己一駕崩,他幸幸苦苦打下的江山就會易主。
曹操打下大好江山,正值盛年,卻因為殺戮太重,罪孽纏身,壽元無多,對外宣稱是身患腦疾。
幾年前,曹操就發話了,要他的九個兒子,各自培養自己的勢力,究竟誰能成為下一任魏帝,不是由曹操決定,而是讓曹操九個兒子自己去爭取。
曹操之所以這樣做,也想培養一位有能力、有擔當的人繼承魏帝之位,也讓幾個兒子有危急感,真的繼承帝位了,才可以應付混亂的局面,才不會把江山弄丟了。
到現在為止,最有機會成為下一任魏帝的,分別是曹植、曹丕、曹構三人。曹操其他六個兒子,相對來說,勢力弱一點,不成氣候,暫時還是無力與曹植等三人爭奪帝位。
除非出現奇跡,否則,下一任魏帝,肯定會落在曹植、曹丕、曹構三人之一手中了。
曹植最有才華,是曹操最看好的,又俘獲了洛神的芳心,得到了洛神一族的支持。
不僅如此,曹植還得到了司馬彤的垂青,司馬彤是大將軍司馬懿的女兒,如果曹植愿意娶司馬彤,曹植得到司馬懿的支持,肯定會成為下一任魏帝。
曹丕是司馬懿的學生,司馬懿很看好曹丕,曾經公開發話,覺得曹丕很有才華,將來的成就不可限量。
大家都覺得,司馬懿是向大家宣布,他支持曹丕成為下一任魏帝。
司馬懿對曹植拒絕司馬彤之事,也很不滿。對于曹丕追求司馬彤之事,司馬懿也很支持,如果曹丕真的能娶到司馬彤,魏帝之位,就非曹丕莫屬了。
曹構原本是默默無聞的一個人,就在幾年前,勾搭上了秦檜,因而迅速崛起。
曹操原本心里很忌諱秦檜,怕秦檜勢力太大,不好控制,曹構獲得秦檜的支持,曹操一方面希望曹構真的能控制秦檜,另一方面,曹操又害怕曹構因為能力不足,成為秦檜崛起的墊腳石。
凌云等人通過英雄大會,對魏國的局勢必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仙路的魏國不只是裝了三國時期的魏國,還將歷史上宋朝的一部分人裝了進來。
原本,大家以為,魏國會按照三國時期的歷史發展,曹丕會成為下一任魏帝,可是,司馬彤、秦檜、岳飛、曹構等人的出現,讓魏國的九子奪嫡之戰,也變得更加的撲塑迷離了。
歷史上,司馬懿有兩個女兒,仙路的魏國,司馬懿只有一個女兒司馬彤,卻和歷史上司馬懿兩個女兒不一樣,歷史上,司馬懿的兩個女兒默默無聞,而司馬彤的存在,卻可以決定究竟誰才是下一任魏帝。
曹丕的存在,卻比較尷尬了,到現在為止,看不出他有成為魏帝的可能,司馬懿對他支持的態度,也不明確,隨時可能會變卦。
在歷史上,曹操有二十五個兒子,并沒有一個叫曹構的,秦檜輔佐的宋高宗叫趙構,名字之中倒是有一個構字。
曹植只愛美人洛神,不愿意為了奪取江山而娶司馬彤,前途命運難以預料,以他這個態度,就算得到江山,恐怕也坐不穩。
稱皇稱帝必備的條件有三個。
第一個條件是“忍”,包括克制自己之忍、容人之忍、以及對付政敵的殘忍。第二個條件是“決斷明快”。第三是極強的權力欲。
以魏國那些公子哥們對曹植的了解可知,曹植心中只有詩詞歌賦,稱皇稱帝的三個條件之中,曹植半個都不具備。
曹植之所以去爭奪帝位,也是因為,洛神一族希望洛神嫁給魏國未來的皇帝,曹植為了娶到洛神,明明不喜歡做皇帝,卻又捏著鼻子去爭奪帝位。
曹植不愿意為了江山,放棄愛情,迎娶司馬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