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勇的工作室運營一個月后,終于賺到了第一桶金,足足七萬塊錢。他用這七萬進行了初步擴張,又租了一個房子,電腦增加到三十臺。
由于脫機掛不需要那么多人看著,所以馬勇只新增了三名員工做日常。他打算繼續使用脫機掛斂財一個月,三十臺電腦一個月預計賺四十萬。
當然,脫機掛打金速度太快,很容易造成一個服務區的市場供大于求。所以四十萬只是預計,如果金價跌幅太大,估計只能賺二十多萬。
不過對于馬勇來說,二十萬已經足夠了,再擴張一次就能業務轉型。他的終極目標是開一家真正的游戲工作室,制作網頁游戲。
另一邊,韋俞明的私人會所也展開了,不過第一次展覽效果不是很好。因為他那里假貨太多,老板們分辨力又不強,一來就買了一堆假貨回去。
然后韋俞明的名聲就臭了,盡管有韋永興幫忙,老板們都不樂意再去。韋俞明不擅長策劃,只能來找季陽詢問,想個辦法改變局面。
其實這個結果季陽早就猜到了,因不是他的生意,所以沒怎么上心。既然韋俞明問上門來,季陽便幫他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增強賭博性。
季陽叫他把所有古董的價格全部打三折,明碼標價,并且告訴顧客。如此一來,顧客很有可能以三成的價格買到真品,也有可能以“三成”的價格買到假貨。
比如他那件七百萬的玉觀音,標價二百一十萬,有眼光的人買到絕對賺。但是玉觀音旁邊還有很多假貨,也標價一百萬,兩百萬這樣,沒眼光的人買到就是韋俞明賺了。
真貨和假貨的數量在10:1左右,只要來的不是一幫專業人員,最終韋俞明穩賺。韋俞明回去之后立即執行,為了避免吃虧,他還加了一條規定:不許帶人來幫忙。
那群大老板的眼光他了解,基本沒幾個能看準,最終賭的是運氣。只要不帶人來鑒定,韋俞明可以肯定,這個計劃施行后肯定賺大發。
果然,三天后季陽便收到了一筆分紅,足足七百五十萬。并且韋俞明還拿出一千萬來,再次向他預訂古董,因為他不僅賣了二十多件假貨出去,還賣了五件真品。
看得出來,那些老板之中有幾個眼光不錯的人,買五件可以挑中一件真品。幸好最貴的玉觀音沒有被買掉,不然韋俞明要虧近五百萬。
買到假貨的人自然心中不快,而買到真貨的則大為開心,省那幾百萬倒是其次,關鍵有一股智商上的優越感。這個運營方式效果很好,韋俞明決定繼續發展下去。
季陽把那三千萬的一對玉虎給了韋俞明,押金正好一千萬。至此,季陽卡里的存款達到了三千六百多萬,可以算得上一個小富翁。
“賀先生您好,我是這家工廠的投資人季陽。”白鶴鎮一間招待所的包廂里,季陽見到了賀江流,他年約三十五,西裝革履,國字臉小眼睛。
“季先生,年輕有為啊。”賀江流起身與他握手,帶著贊賞的笑容。
除了季陽與賀江流之外,包廂里還有季夏與賀江流的秘書“肖青薇”。肖青薇二十七歲,長相還不錯,身材比較豐盈,穿著一身黑白職業裝。
談判之前,雙方都相互探查過底子,都帶著比較自信的笑容。季陽知道賀江流的難處,賀江流也知道了季陽的家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