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子,工廠建設怎么樣了,打算什么時候開工?”三舅徐志問道。
“快了,下個月應該可以開工。”季陽回道。
“確實挺快的,差不多也該招人了,人齊了才能辦事。按我說最好招本地人和自家人,比較信得過,辦起事來也利索。”一位七十多歲的老者道,他是徐榮的父親。
“這方圓幾百里,就咱們白鶴鎮和紅葉鎮,檀香鎮,多半招的是自家人。檀香鎮離這兒比較遠,估計人家都不來,頂多紅葉鎮來幾個。”季陽道。
“咱們白鶴鎮就夠了,你打算招多少人?”三舅問道。
“這個還沒定,回頭我讓季夏統籌一下,等設備到了再開始招人。”季陽早有計劃。
“怎么讓季夏做,她才多大,又是個女孩子,得找個信得過的人。要是不嫌棄,三舅幫你招人,我的眼光絕對信得過。”徐志毛遂自薦。
他的想法很簡單:我沒讀過幾年書,技術活我做不了,招人管理總沒問題。這活計講究的是人情練達,跟學歷沒關系,我肯定能做得來。與其找一個外人幫忙管理,不如找我這個舅舅,親戚之間好說話。
季陽早就料到他們會這樣,無非是想進工廠當個小官,甚至經理部長。三舅這架勢,似乎想要人事經理的位置,季陽當然不會直接給他。
別說經理部長,就是一個普通的員工,都要經過面試和考試才行。當然,員工考試肯定比較簡單,會寫字算術手腳靈巧就行了。
“今天是表哥的慶功宴,咱們吃吃喝喝,談正事多掃興。”季陽轉移話題。
“那也不能光吃,聊聊天沒事。”徐志說道。
“好不容易聚在一起,應該聊一聊正事,不然下次沒這機會了。你三舅這人做事很認真,又會說話,讓他招人肯定沒問題。”大舅徐榮幫腔道。
徐志感激地看了大哥一眼,關鍵時刻親兄弟還挺靠譜,幫他說了一句話。幾兄弟里面大哥入贅,媳婦兒家田地不缺,生活過的尚且富足。二哥在學校里當老師,雖然工資不高,卻是一個鐵飯碗。他和老四繼承了家里的十多畝田地,兩人一分誰也落不著好。
從這里可以看得出來,徐氏家里比較窮困,否則大哥不用入贅。而季河生家里談不上富裕,但是田地多,幾個兄弟分了都有多。這也是為什么當年徐氏被拋棄之后,選擇了季河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要知道那時候追求徐氏,暗戀她的可不止季河生一人,可惜大多很窮。徐氏正是看中季河生的勤懇老實,田地又多,可以安安穩穩過日子。
老實人沒有錯,錯就錯在造化弄人。
“幾位舅舅,我實話實說,你們要是想在工廠做事,到時候來應聘。這家工廠不是我一個人的,還有賀書記的股份,我不能隨便開后門。”季陽拿賀會恩擋槍。
“都是一家人還應聘,你這也太見外了,難道還不相信我們。你去十里八鄉打聽打聽,誰不知道我們幾兄弟的為人。”大舅不滿意。
“開工廠不是那么簡單的,你一個人再聰明再有錢,不可能面面俱到。最終都要大家伙幫襯一下,你不信任自家人,難道相信外人。”老舅公的想法比較精明一些,只要幫徐志爭取到人事管理,到時候就可以安插更多人。
爺爺輩的一說話,大家都附和著勸說,紛紛表示有道理。連季陽的父親都連連點頭,季河生早就想跟他說這個問題了,不能什么都交給女人。
還有埋設管道,建設蓄水池的工程,竟然交給一個沒親的年輕人。那個姓李的才多大,高中都沒讀過能有什么本事,簡直是在胡鬧。
“招人要招本地人,這塊地我熟悉,你交給我絕對沒問題。誰家孩子老實勤懇,誰家孩子好吃懶做,誰家孩子放什么屁我都知道。”徐志挺自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