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丈夫這個性子,王氏都不知該怎么說他好,想好好感謝一下人家都這么難:“這次得虧人家幫忙,要是你自己想辦法,估計丹丹的兩條腿都廢了。我不管,這次必須鄭重地表示一下,老是這樣以后誰還愿意跟你來往。”
要是一般的朋友就算了,這可是一百五十萬,唐正儀不吃不喝要二十年才能攢到。人生有幾個二十年,而丹丹更是兩個月都等不了,王氏自然對那人極為感激。
雖然簽了償還協議,不過協議的內容很寬松,根據唐正儀一家人的收入,只要求他們每個月還兩千五或以上。唐正儀的月薪是五千左右,王氏的月薪是三千左右,每個月兩千五對他們來說不難。王氏還想多還一點,盡量把這筆錢還上一些,減輕丹丹將來的負擔。
為什么要減輕丹丹將來的負擔,因為靠他們夫妻倆把錢還清不大可能。王氏直接跟丹丹說,大學要好好念書,找份好工作盡快還清。
一人計短三人計長,只要丹丹將來找一份不錯的工作,一家三口一起還錢,估摸著五六年,十年之內就可以還清了。
“真要感謝,就打個電話給海林,應該是他幫我聯系這個社團的。這個大龍山社團的老板,應該是一個叫季陽的年輕人,他跟海林是忘年之交。”唐正儀道,他還真不知道該怎么感謝人家,既然妻子都這么說了,干脆讓她去辦。
“海林幫忙聯系的,那就好辦了。”王氏略微有些驚訝,沒想到一向忙于公事的沈海林還有這種關系,隨后她轉身走向丹丹的病房:“我現在就給他打個電話,看看哪天有時間,請他和那個季陽吃頓飯。”
“你打吧,不過人家不一定會來。”唐正儀道。
“不來也要打。”王氏道。
王氏聯系沈海林之后,比以往更加熱情一些,連連向他表示感謝。沈海林沒有否認,不過他現在忙于辦案,婉拒了王氏的邀請。
王氏知道他公務繁忙,和丈夫一個德行,于是問他怎么聯系那個社團的老板。沈海林理解她想答謝的心情,于是把季陽的電話告訴她,讓她自己去聯系。
其他系院不知道,考古絕對是一門很難學的課程,整天背文獻學理論,什么中國古代史,古文字學,文化遺產學,文物保護技術,青銅玉器瓷器錢幣,古建筑學等等等等。
難怪報考古系的人那么少,就業難度且不提,光是背書都會死人。但是想要成為一名考古專家,不背還不行,因為考古十分講究細節知識。比如一件瓷器,它的胚料成份,花紋落款,工藝造型,這些東西是哪個年代的,你得記在腦子里才能看出來。
當然,想要一下子全部背下是不可能的,年輕的考古學者,一般都是一邊查資料一邊研究古文物。隨著時間推移,研究的古文物查的資料多了,自然記在腦海里。這就造成一個考古教授必然年紀比較大的現象,偶爾也會出現三十多,四十多歲的年輕教授,那都是人才。
至于季陽這幫小伙子,系院的老師沒指望他們一下成材,也沒督促他們往死里背。像王磊他們經常曠課打游戲,就算來了教室里聽課,也很容易睡著。
反倒是季陽這個不是很想學的,由于服用九竅金丹之后記憶力強,不經意間就記下了許多東西。老師提問的時候,季陽基本都能答出來,讓幾位同學和老師都誤會他是學霸了。
“陽哥,用不著這么認真,下課一起去打籃球。”黎江紅真服了季陽,明明不愁畢業找工作,還那么認真聽課。一開始他也挺認真的,期盼多學一點東西去挖墳,誰知道老師一直不講挖墳的技術,說來說去都是那些枯燥的文物歷史知識。
“來都來了就聽一下唄。”季陽也沒怎么認真,主要是章老師講課比較生動,說某件文物某個建筑某件史實的時候,往往會結合一些有趣的歷史故事。反正閑著也是無聊,季陽就當聽故事了,關鍵在于他記性好,就這么聽著就記下來了。
“勞逸結合才是王道,打打籃球放松一下。”黎江紅勸道。
“我技術很一般。”季陽讀高中的時候挺羨慕那些在籃球場上揮灑汗水,博取妹紙歡呼的男生。他也學過一段時間籃球,奈何身高和素質比較低,沒什么天份,籃球打得很爛。
不過仔細一想,季陽現在已經一米七五了,身高沒什么問題。至于身體素質,季陽的五感和神經反應,以及雙手的靈活度還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