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非凡不想在季陽面前談論不堪的家事,于是繃著臉不說話。見他真的生氣了,貝氏也不敢過于糾纏,關于應曉輝的話題草草結束。
吃完飯之后,貝氏則跟應曉曉收拾碗筷,應非凡邀請季陽去超市看看。
“現在流行網購,對實體店的沖擊比較大,很多商場的盈利大減。不過我們果蔬實體店依舊很火爆,因為果蔬這種東西不是很方便網購,想買新鮮健康的果蔬,還得到實體店里。”應非凡介紹道。
季陽跟著他在超市轉了一圈,看到這里的果蔬種類豐富,陳列整齊,一眼望過去都很新鮮,給人予健康愉悅的視覺享受。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點,那就是這里的果蔬比地攤小販賣的還便宜,或者價格相近。從之前季陽來的時候,吃完飯到現在,超市里一直都有不少顧客。
“而且除了實體店銷售,我們也有網絡和電話訂購,有專門的送貨人員。目前就塘口這一塊,只有不到三家果蔬超市,所以我們的客戶量十分充足。今年的年利潤,預計可以達到五十萬左右,我打算明年再開一家分店。”說起自己的事業,應非凡顯得比較自信。
因為他是真正的白手起家,在不斷的努力下獲得成功,有種揚眉吐氣的感覺。他現在四十多歲,還可以奮斗好多年,繼續發展下去成為千萬富翁不是夢。
“很不錯,之前曉曉跟我說您是做水果生意的,我還以為跟街邊那種小販差不多,沒想到這么高端。”季陽誠心地贊揚他一句。
“以前我的確是在街邊開小鋪,攢到錢以后,前兩年才開的超市。”因為成功了,應非凡并不介意把以前的事情說出來,反而有點自豪。
“一個一層樓的中型果蔬超市,年利潤五十萬,確實有點搞頭。不過這行既然能賺錢,想分一杯羹的人也不少,估計以后肯定會有更多人參與進來。”季陽提出一個問題。
“就全國范圍來講,開果蔬超市的人是越來越多,不過東都這邊主打工業,市場空間依舊巨大。只要有渠道有錢,再開一百家分店都能賺錢。”應非凡笑著道。
“我明白,東都各地區工業化加快,污染越來越嚴重,民眾逐漸意識到了綠色果蔬的重要性。我開天然水廠也是這個原因,現在自來水基本沒法喝,對桶裝水的需求越來越大。”季陽點頭道,飲水和果蔬都關乎健康,在這座工業化的城市自然好賣。
“對,民眾的健康意識很重要,他們有這個意識才會來買綠色果蔬和健康水。我們也是趕上了趟,正好這幾年電視網絡宣傳綠色果蔬和健康飲水,大家的意識普遍提高了。”應非凡道。
“好不容易趕上趟,要是因為資金不夠被人搶先一步就不妙了。要不要我投資你的超市,馬上開分店做連鎖,分店多了品牌更容易打出去。”季陽說道。
“你想投資我的超市,那感情好,你能投資多少?”應非凡心中一喜,此時他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資金,自己攢錢很耗時間,容易錯過時機。
聽到季陽主動提出投資,應非凡暗道:看來曉曉沒找錯人,如果季陽投資我的超市,等于入股了,到時候比一家人還親。
季陽不清楚果蔬超市的消耗,思量道:“我感覺果蔬超市這個東西,要么小一點,分布點多一點,走親民路線。要么就開一個大型超市,在繁華地段醒目一點,就像那個華潤萬家一樣。不過華潤萬家是綜合超市,如果只賣果蔬還開這么大,會不會太單調了。”
大型綜超一般都是兩三層樓,一樓賣果蔬,生鮮等食品,二樓賣包裝食品,比如巧克力奶粉薯片可樂等等。三樓一般賣服裝,電子產品之類。
因為大型綜超商品齊全,吸引的客戶群體很大,然后一棟高樓大廈在繁華地段,醒目的招牌,可以起到一定的宣傳作用。一棟高樓大廈自然不止三層,除了超市之后,上面一般還有肯德基,電影院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