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陽本來想頂撞掃地僧,說破他那些大道理,讓慕容博得到應有的懲罰。但是仔細一想,無論慕容博還是蕭遠山,都殺了很多無辜的人,算不上好人。
若當真要報仇,誰給喬三槐和玄苦大師報仇呢?
所以按原著的劇情走向,最后由掃地僧收服二人,這個結局還是不錯的。由此可見金庸先生良苦用心,為了圓這個劇情,特意搬出一個莫須有的掃地僧來。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季陽連掃地僧一只胳膊都擰不過,若繼續胡攪蠻纏,佛都有火。所以在心中稱量之后,季陽決定靜觀其變,看看情況行動。
“家父犯下的罪孽都由蕭峰引起,懇請神僧出手相救,諸多罪責都由蕭峰領受,萬死不辭。”蕭峰比慕容復孝順大義得多,不僅肯為父親下跪求醫,連死都不怕。
反觀慕容復,眼睜睜看著父親受萬針攢刺之苦,猶自要離開。
掃地僧道:“老衲已經說過,要化解蕭老施主的內傷,須從佛法中尋求。佛由心生,佛即是覺,旁人只能指導不能代勞。老衲問蕭老施主一句,倘若你有本事救慕容老施主,那你肯不肯替他醫治?”
蕭遠山一怔,略顯荒謬道:“我,我替慕容老匹夫治傷?”
慕容復喝道:“你嘴里放干凈些!”
蕭遠山咬牙切齒道:“慕容老匹夫殺我愛妻,毀我一生,我恨不得將他剁成肉醬!”
“如蕭老施主所說,不殺慕容老施主難消心頭之恨?”
“正是,老夫三十多年別無他求,只求報仇雪恨!”
“也罷,便如你所愿。”
緊接著,掃地僧如原著那般出手,先讓慕容博假死,蕭遠山以為慕容博真死了,報仇之心突然空余一片。隨后慕容復要找蕭遠山報仇,掃地僧便道:慕容公子要殺你,蕭公子又要殺慕容公子,冤冤相報何時了,不如這天下的罪孽都由我一人承受。
說罷,掃地僧便要把蕭遠山也打得假死。
卻在這時,季陽靈機一動道:“大師此言差矣,若蕭兄殺了慕容復,慕容復又沒有子孫,誰替他報仇,那仇恨也就到此為止了。”
掃地僧剛揚起手要打蕭遠山的天靈蓋,聞言一怔,隨即嘆笑道:“小施主,你可真會為難人,老衲差點便可以消除這樁仇怨了。”
季陽訕笑一聲道:“并非我有意為難大師,只不過大師此舉我不敢茍同,忍不住出聲反駁。依我看來,大師武功如此之高,不說保家衛國,便是多收幾個徒弟,說不定可以教出幾個棟梁之才。可是大師無所作為,卻偏偏在這時救兩個罪孽深重的人,我不懂。”
說道后面,季陽搖搖頭。
掃地僧沉默不語,過了一會才道:“并非我不愿救天下人,只是我不在天下,只在這藏經閣。既然被我看見了,我自然要救兩位施主于水火之中。”
季陽依舊搖頭,說道:“大師想消解這番恩怨,恐怕沒那么容易。”
“怎么說?”掃地僧問道。
“且不說蕭兄的殺母大仇,便是我與慕容復之間也已結怨,他會放過我么?之前我為了幫蕭兄解圍,差點殺了慕容復,讓他在群豪面前丟人現眼,若是離開這里,他定然找我復仇。而蕭兄為人俠義,自然不會看著我被慕容復殺死,最后也只能殺了慕容復。”季陽道。
蕭峰瞥了目露恨意的慕容復一樣,點頭認可季陽的話。
季陽又道:“除了我與慕容復之間的仇怨,還有那邊的游坦之,他和蕭峰有殺父之仇。你且問問游坦之,他愿不愿意原諒蕭兄。”
游坦之躲在不遠處的屋頂上,只露出半個腦袋,聞言心中一驚。不過驚駭之后,游坦之看到掃地僧在一旁主持公道,心想有此高人在場,加上我武功不弱,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