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到消息,高太后病入膏肓,時日不多,趙煦已經趕回去接管大權。”季陽道。
“趙煦本就是皇帝,還接管什么大權?”蕭峰不解道,同時對季陽身后的情報網暗暗心驚,竟然連皇宮內高太后的情況都能打探到。
“蕭兄有所不知,高太后垂簾聽政,權威極重,朝中大臣凡事都向高太后上奏。便是在早朝之時,百官也背對著趙煦,而面向另一邊的高太后上奏折。”季陽說道。
“什么,竟有此事!”蕭峰聞言大怒,暗道:高太后婦人之身執掌朝政,大宋已經到了這等地步么。
“都過去了,蕭兄不必如此驚訝,關鍵是高太后馬上就要駕崩了,你知道那意味著什么嗎?”此等大事,季陽不再賣關子,直接道:“高太后固然可惡,但她好歹守了大宋這么多年,倘若她一旦駕崩,大宋威信定然大減。趙煦年紀尚輕,雖然聰明過人,胸懷大志,但是能力不足,急功近利。”
“趙煦一旦執掌政權,必然推行宋神宗未完成的新政,與朝廷百官的理念相背馳。君臣不和,國家危矣。這些事情并不是什么秘密,你的義兄耶律洪基知道之后,肯定會發兵攻打大宋。”
聽到季陽的分析,蕭峰終于意識到事情有多么嚴重,回想起耶律洪基的野望,說不定真的會攻打大宋。一想到宋遼相爭,生靈涂炭,蕭峰心中頓時緊張,擔憂起來。
季陽接著道:“蕭兄身為遼國的南院大王,武功又高,深的耶律洪基賞識。你此番回國,耶律洪基若要攻打大宋,多半會命你率領三軍。”
蕭峰心中一驚,說道:“要我率領三軍攻打大宋,蕭某萬萬不能!”
季陽嘆息道:“他是君,你是臣,不能也得能。耶律洪基野心勃勃,絕非三言兩語可以勸說,而你身為契丹人,恐怕也不會為了大宋背叛遼國。”
蕭峰十分為難,說道:“倘若宋遼兩國當真打起來,蕭某……這一切都是季兄的推測,尚且沒有成真,或許我們可以想辦法阻止。”
季陽笑了笑道:“怎么阻止,就算此時用靈丹妙藥救高太后一命,最多讓她多活幾年。幾年之后呢,一旦高太后死了,耶律洪基依舊要發兵攻打大宋。”
高太后身為大宋最高掌權人,若當真有靈丹妙藥可以救她,她早就派人取來了。所以延緩高太后壽命的事情不可行,用嘴遁說服耶律洪基,更不可行。
除非像原著一樣,抓住耶律洪基威脅他發誓,而且要在三軍面前威脅才行。不過耶律洪基身為遼王,身邊高手定然眾多,絕不是隨隨便便可以抓到的。
若是兩三個絕頂高手就能抓到遼王,這天下還有什么朝政。原著當中,蕭峰也是用了情義叫耶律洪基出來說話,和段譽虛竹兩大高手聯手,才勉強抓住了他。
要知道在后期,段譽和虛竹的武功都已經達到了絕頂之巔峰,尤其是虛竹,說不定超過無崖子。他身懷無崖子百年功力,后來又修行了巫行云,李秋水諸多絕學,現在的季陽肯定比不上。
段譽則將六脈神劍融會貫通,還吸納了鳩摩智一身內功,也是一個超級高手。加上已經將擒龍功練至大乘的蕭峰,三人聯手,掃地僧都打不過。
而且沒有到最后關頭,以蕭峰的仁義,還做不出背叛耶律洪基的事情。
“以季兄之見,該如何是好?”蕭峰沒了主意,他不想宋遼兩國遭受戰亂之苦,夾在中間萬分為難。
“蕭兄太看得起我了,這等國家大事,我縱有滔天本領也很難控制得住。”季陽苦笑一聲,武功再高也擋不住千軍萬馬,畢竟內力很快就會用完。
其實他心里也在思索,到底該怎么辦才好?(未完待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