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陽離開之前,先去了一趟洗手間。
頓號的時候,洗手間又進來兩個人,在外面裊裊抽煙聊天。
“不就是一款榨汁機嗎,還要去美國投資開發,搞得跟什么似的。”兩個男職員在外面議論,聽語氣有些不屑,不滿和厭惡。
“是啊,不知道還以為我們公司在研發核武器,一款榨汁機都要投資五百萬。這些錢要是給我,說不定我都可以研發出來,偏偏要送給美國佬。”另一人笑著道。
“倒也沒這么簡單,我只是覺得這種東西,沒必要去國外投資。自己公司搞一個研究所,請幾個科技學院的大學生,說不定有機會研究出來。”那人感嘆道。
“你都知道說不定,公司老板要賺錢的,怎么可能給你去碰運氣。華國資本就是這樣,寧愿把錢給老外,都不愿在國內培養科技人才。他們只想著賺錢,怎么做利潤最大最快,就怎么做。”
“呵呵,確實。”
“別想那么多了,反正不是我們投資,老板怎么做我們也管不了。”
“……”
兩人聊了一陣子,抽完煙才離開洗手間。
季陽聽到他們的話,不禁思索:為何國內的企業很少自主研發呢?
這個問題他也不是很懂,不過根據他的經驗,大概有幾個原因。一是自主研發耗錢,而且未必可以見效,企業不愿意冒險。二是國內市場大,就算不搞自主研發,也有很多賺錢的門路。三是國家教育基礎的問題,科技型的人才較少,總體水平落后于他國。
假如季陽按剛才那兩人的話,在國內請人自主研發冷壓榨汁機,最后或許可以研發出來,但功能不如人家。另一家企業也盯準了這款市場,他們沒有自主研發,而是直接去國外引進,到時候豈不是勝過季陽自主研發的。
如此一來,季陽投資的錢等于打水漂了。
國內的科技研發,主要集中在重要領域,可以影響國運的領域。如此一來,可以保證國家不被老外欺辱,但是還沒有到百花齊放的地步。
就像一棵樹,華國的樹干已經很粗壯了,但是樹枝遠不如美國茂盛。這就使得華國吸收養分的能力不如美國,要改變這個局面是很難的,要從根莖下手才行。
“雖然不爽,貌似我的能力有限啊。”季陽暗自感慨。
他還很年輕,還有一股想要改革創新的熱情,奈何人力有窮時。季陽再有錢,還能比國家更有錢?國家一時間都改變不了的問題,他也改變不了。
教育是根基,這個東西不是一時半會可以進步的。
其實任何一個國人,想到這方面都會有種去改變他的沖動,可惜大多沒有能力。這種沖動說不清,可能不是愛國,就是特么單純的不爽。
新聞上整天都是日本馬桶,韓國三星,美國霸主,聽了能爽才怪!還有些腦殘粉的跪.舔行為,簡直丟人丟到家了,真是鳥大了什么林子都有。
對此也只能感慨一句:腦子是個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