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三清沉吟道:“保存好的話,是有可能的。”
這時他大概明白過來,孫女之所以叫他鑒定,多半是想知道季陽送的東西是否為古董。于是他給了燕余香一個希望的回答,果然,燕余香心里頓時樂開了花。要不是在爺爺面前,估計燕余香多半會給季陽一個香吻,兩人的關系已經比較親密了。
“爺爺,這根木簪值多少錢?”燕余香眼睛里又冒出了錢。
“先不論這根木簪是否為古董,如果全世界真的只有一支,只能說無價。等我回去查查資料,看有沒有比較稀有的,硬度很高的木料。”燕三清還是比較嚴謹的,輕易不肯下斷論。
“您肯定查不到的,因為這種木料在一千多年前就絕種了,它叫做燚木,四個火的燚。之所以叫這個名字,因為在古時候,百姓用火都燒不動這種木頭,以那時候的煉鋼術,很難加工。燚木的數量本身就極少,古人發現它的價值后,把燚木連根拔出來,上供給了皇帝。之后因為種種原因,燚木已經絕種了,而這支簪子是皇宮之中,流傳出來最后的用燚木制成的物品。”季陽編造了一個故事。
“燚木,好名字,你是在哪里知道這種木料的來歷,能不能把文獻給我看看?”燕三清更加好奇,照季陽這么說,燚木可是歷史一大發現。而這根唯一的燚木簪子,如果公開出去,絕對會成為華國最頂尖的文明瑰寶,那真的是價值連城。
“沒有文獻,我是聽別人說的。”季陽說道。
“誰說的,你告訴我?”燕三清道。
“不行,人家特別叮囑我,不能把他的身份告訴別人。”季陽說道。
“這么神秘,看來我還得去查查才行。”燕三清不想放棄,他好久沒遇到這么有意義的事情。如果可以證實燚木的獨一無二,就可以在歷史書上增添一筆,對他誘惑力很大。
“好吧,您隨意。”季陽無奈道。
不管燕三清怎么想,反正燕余香是基本信了季陽的話,拿著簪子更加愛不釋手。她心想,季陽竟然把全世界唯一的燚木簪子送給自己,那自己在他心里的地位該有多高。
還送了一個價值千萬的小金壺,發了發了,燕余香一雙眸子笑的像月牙。
燕三清把所有古董鑒定完成,最后算了算,一箱古董去掉小金壺,總價值三億三千五百萬左右。算出總價值后,燕余香看著一箱古董眼睛都快跳出銅錢來,看哪個古董都想拿走。
不過她還有理智,已經得到一根木簪和小金壺,再開口就不是撒嬌,而是不懂事了。
燕三清花兩千萬買了一個他喜歡的玉羊,小心翼翼放在收藏室里,準備下次跟老朋友炫耀一下。季陽拿來的古董,很多都是有錢都買不到,珍惜而且真,燕三清每次鑒定都會挑一兩樣買下來。
其實他很想全部買下來,但是一來沒那么多錢,二來他知道季陽要賺錢,如果全部用較便宜的價格買下來,估計季陽也不大樂意。短短不到三年時間,燕三清的收藏室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幾個好朋友來看過之后,都嘖嘖稱奇,很想從燕三清手里買兩件。
但燕三清只給看就是不賣,看到朋友一臉羨慕嫉妒恨的樣子,他心里得意:嘿嘿,下次他們再來,就讓他們看看這個明朝的玉羊有多么珍貴,簡直堪稱國寶啊。
這也是燕三清知道季陽可能跟孫女有一腿,卻沒說出來的原因。有這么好一個孫女婿,燕三清心里還是挺樂意的,搞不好將來能得到更多珍貴的古董。
第二天,季陽把古董拿給韋俞明,他依舊親自送往歐洲交易。
自從季陽在埃勒港建設碼頭,韋俞明的公司每個月都會運輸果蔬去那里。他大概知道,季陽可能跟那些海盜合作之類,不用擔心被打劫。
反正只要是青城運輸的船,索馬里海盜肯定放行,韋俞明的膽兒又肥了。有一次韋俞明和一艘日本貨船同時過亞丁灣,并且遇到海盜,明明那搜日本貨船離得比較遠,跑得比較快,但海盜竟然舍棄青城運輸,繞過去打劫那搜日本貨船。
當時韋俞明就樂了,還跟船員炫耀了一下,說自己在索馬里很吃得開。好家伙,船員們馬上就對韋俞明佩服的五體投地,讓他的自尊心得到極大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