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元老,你回來的正好,我和龍兒要出遠門,希望你鎮守門派。另外那些新收的弟子,也希望你多指導,方向陽他們到底太年輕了,不善于指導后輩。”季陽說道。
方向陽他們一邊修煉,一邊維持門派產業的運作,分身乏力。
董舞和彭耀典是木系,郭松是水系,負責農業方面的問題。吳昆和吳小花小妹負責工坊,吳昆靠的是智慧,他在現代學習了各種知識,玩近代工業不能再輕松,而吳小花則從旁協助,她的技能原本是重力球,經過長時間修煉后,可以用來調動很重的東西。
方向陽的工作就更多了,他要負責二三代弟子的訓練,維護門派,有時還要幫工坊建造更堅固更廣闊的工廠。在沒有水泥鋼筋的情況下,建造一座大型的工廠費時費力,而且不牢固。
另外,在吳昆的帶領下,他們已經在建設水泥廠。有方向陽的能力,一些比較復雜的建筑可以輕松鑄造出來,大大減少了基礎建設的時間。
他們的主要任務是組織和管理,偶爾用能力解決一些麻煩。想要長久發展下去,必須建立起有效的工業體系,不能只靠能力。
“我們剛回來你們就走,去做什么?”林詩音道。
“有重要的事情。你不是要把魔刀一脈發揚光大么,如今你武功大成,可以安下心來發展魔刀閣。我雖然在朝鮮和東瀛建設了分壇,但是并未達到最終目的,將來還有的仗打。你們都不要懈怠,努力修行的同時,也要發展門派實力。”季陽說道。
“你的最終目的是什么?”林詩音問道。
“當然是把朝鮮和東瀛,還有周邊一些國家都納入中原的版圖。想要平息邊境沖突,最好的辦法不是建造圍墻,而是把他們收入囊中。”季陽說道。
“如此宏遠大志,不知多少年才能成功。”風清揚都覺得很難。
朝鮮東瀛還好一點,西北方的游牧民族可沒那么容易收服,連朝廷也只能阻擋。雖然歷史上有中原軍隊殺出塞外,打得游牧民族落花流水,但是草原不適合耕種,地域廣闊,收服了都不知怎么管理。
華夏是一個農耕民族,適合耕種的地方基本都打下來了。至少周邊已經很難找到適合農耕的地方,朝鮮東瀛雖然可以耕種,但是資源稀缺產量很少。
所以明太祖有訓:四方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不自揣量,來擾我邊,則彼為不祥。彼既不為中國患,而我興兵輕犯,亦不祥也。吾恐后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殺傷人命,切記不可。但胡戎與中國邊境密邇,累世戰爭,必選將練兵,時警備之。
祖訓里面說了,東瀛朝鮮臺灣印尼菲律賓等十多個國家,列為不征之國。因為這十多個國家多為海中國家,距離遙遠,且經濟落后資源稀缺,貿然攻打不一定能贏,贏了也賺不到錢,勞民傷財。
明太祖哪里知道,正是這些海中國家,日后會成為中國的鎖鏈。而季陽首先要攻占的,也正是東瀛朝鮮臺灣印尼菲律賓等島鏈國家。
此時朝廷的重心放在西北方,而季陽的發展方向,與朝廷并無太大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