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無非是一頭大大的烏龜,季陽略微描述,景秀連便明白了。
“朝鮮和東瀛怎么樣了?”私事吩咐完,季陽說公事。
“朝鮮已經穩定下來,如今天下會是朝鮮最大的門派,并且拿住了王城。我們在朝鮮廣收門徒,大力漢化,因朝鮮本就是中原藩國,講漢語穿漢衣,所以計劃很順利。我打算十年后發動滅國行動,徹底拿下朝鮮,到時候就再也沒有大王,只有天下會了。”景秀連道。
“好,朝鮮武士稀少,多是些酒囊飯袋,不足為慮。關鍵是東瀛,國家不大高手卻很多,而且天下會就十萬兵馬,全部投進去都不夠。”季陽說道。
東瀛武士道盛行,至少可以拉出五百萬武者來,能把天下會淹死。還好東瀛也是門派林立,王侯割據,暫時不能統一兵力。
季陽的計劃是在東瀛扎根后,慢慢滲透,壯大到一定程度再動手。
“屬下這才知道掌門建立群星艦隊有多么先見之明,之前一個伊賀派的,打著勤王旗號想剿滅我們,對方武士多達五十萬,我們差點就被圍攻,幸虧群星艦隊及時救援才退離。”景秀連道。
回想起五十萬東瀛武士從四面八方撲來,殺之不盡的情景,景秀連頗為感慨,接著道:“退出東瀛后,屬下本以為進入東瀛之舉失敗了,正想回來告罪,誰料斷浪那小子卻不肯。他主張以群星艦隊在海上攻打東瀛沿岸的水軍營和東瀛海島,斷了他們的海上貿易。”
“雖然我的職位和修為最高,卻管不到星宿派,只能勸說斷浪冷靜。不料步驚云和絕心也同意了,說來慚愧,我縱橫沙場十幾年卻不如兩個后輩,步驚云是您的大弟子,他下定決心后我也沒法更改。于是我們便跟著群星艦隊在東瀛海域游弋,遇到東瀛的水軍海盜一律炮轟。”
“東瀛武士雖多,水軍海盜卻遠不如群星艦隊厲害,加上斷浪指揮得力,絕心十分熟悉東瀛水軍,連番大戰下來竟消滅了東瀛十多支水軍。天皇雖然沒有動靜,卻也暗地里支援那些水軍,甚至把幕府水軍也派出來。那時我才知道,原來東瀛的水軍就是海盜,只是換一面旗子的事情。”
“東瀛的農耕和經濟都十分落后,主要靠海運賺錢。但是東瀛海域被我們控制之后,他們很快就缺糧了,一些門派諸侯甚至發不出軍餉,民不聊生。伊賀派之所以進攻我們,也正是意識到群星艦隊太強大了,想把我們趕走。”
“可是他們沒想到,我們雖然退出東瀛,卻沒有退出那片海。連續擊潰東瀛三十五支水軍后,就在一個月前,天皇主動向我們求和,并邀請我們重新入駐天下會分壇。屬下這才知道水軍的重要性,若是沒有強大的水軍,恐怕我們只能灰溜溜的退回中原。”
景秀連親眼見證了群星艦隊用海戰迫使天皇認輸,終于明白季陽為何耗巨資建立群星艦隊,同時對季陽的高瞻遠矚感到佩服。
此時中原正在禁海,但是海上貿易十分暴利,所以中原沿海海盜特別多。因為相對于邊緣島國,中原實在太富裕了,隨便一個大城市都比東瀛王城繁華十倍。
中原的瓷器絲綢販賣到那些小國,價格增加十倍二十倍。
東瀛的水軍就是海盜,除了貿易本國原材料,他們還承接朝鮮琉球等島國的海運。海上貿易和漁業是東瀛的主要生活來源,失去了大海,以東瀛的內部資源和農耕能力,根本無法養活那么多人。
無論是天皇還是門派諸侯,發不起軍餉,再厲害都要乖乖臣服。何況他們內部也并非一團和氣,這個將軍那個將軍一大堆,沒有錢誰愿意跟著伊賀派玩命。
“斷浪有這種魄力,絕心有心計,步驚云有主張,很不錯。”季陽滿意地點頭。
“您那三位真傳弟子了不得,雖然群星艦隊的大統領還是明濤,但他們三人的名望卻遠超明濤。等斷浪再歷練幾年,差不多可以統領群星艦隊了。”景秀連道。
連番海戰,明濤這個大統領反而成了副將,幾乎都是斷浪三人在出主意。有一次遇到強敵,斷浪率領大部隊正面阻敵,步驚云和絕心各領一支奇兵從兩翼突襲,配合無間。
為了增加效率,之后他們三個都是各領一支船隊,分頭行動,相互照應。只要其中一支船隊遭遇強敵,打不過的情況下,另外兩支船隊馬上來援。這樣一來,不僅增加了剿滅海盜的效率,封鎖東瀛更加嚴密,而且還保證不會被敵人一鍋端。
總之能把東瀛水軍打得落花流水,霸占整片海域,斷浪三人功不可沒。
“這一戰我們不僅打服了東瀛各部,還拿下了他們在各島國的生意。沿海城市的海運,幾乎都被我們壟斷了,錢財滾滾。加上捕鯨利益,僅僅一個月,群星艦隊的收益便超過了天下會半年的收益。現在斷浪打海盜打上癮了,正在攻打中原沿海的海盜。”景秀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