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武學文明很強大,但是印度的總體實力卻很弱小。
這得益于他們的種姓制度,印度有四個等級。
第一等級婆羅門:主要是僧侶貴族,擁有解釋宗教經典和祭神的特權。第二等級剎帝利:是軍事貴族和行政貴族,他們擁有征收各種賦稅的特權。第三等級吠舍:是雅利安人自由平民階層,他們從事農、牧、漁、獵等,政治上沒有特權,必須以布施和納稅的形式來供養前兩個等級。第四等級首羅:絕大多數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屬于非雅利安人,他們從事更為低賤的職業。
而第一等級的婆羅門,僅占印度總人口的3%左右,卻占有七成的司法權及接近半數的國會席次。如果你有幸生活在婆羅門家庭中,那么恭喜你,你上完廁所后屁股都有人幫著擦。
但是其他種姓的人,尤其是“賤民”就沒有這么幸福了。明朝時期,印度賤民大概占了26%。也就是說,如果你出生在這個古老的文明大國,那么你大概有四分之一的可能性成為“賤民”中的一員。
賤民從事著最骯臟低賤的工作,他們被認為是最骯臟、最不潔的,被稱為“不可觸摸者”。他們走在路上需要佩帶鈴鐺,以發出聲音讓別人避開。如果哪個印度人不小心碰到了賤民,會被認為受了“污染”,要請祭祀做法式來消除。
在村落中,賤民只能生活在下風口,以避免風將他們的不潔吹到高種姓人干凈的生活環境中。他們沒有受教育的權利,不被允許學習宗教經文,不允許進入寺廟,不許修煉武功。事實上,印度武學都被高種姓把持著,賤民和平民壓根學不到。
賤民甚至不能和其他人并肩行走,他們走路時都要自帶掃帚,邊走邊打掃自己的腳印。甚至連影子都不可以與其他人交叉重疊,以免玷污他人。
以上這幾條,只是生活中的一些不便,實際上印度賤民根本沒人權,隨手殺了都沒人管。
占據總人口80%以上的賤民和平民,都接觸不到武學,基本都是普通人。高種姓的人隨便學兩手武功,都可以虐待他們,所以印度很少發生叛亂。經過數千年的統治,這些賤民平民已經習慣了無人權的生活方式,如果沒有主人奴役他們,他們反而會不習慣。
“太可怕了,竟然有這樣等級森嚴的國家。”李青空等人了解印度民俗后,不禁目瞪口呆。
“中原雖然也有不少老百姓吃苦,但是比起這里,簡直是天堂。”熟悉當地民俗的通譯告訴他們,并感慨地道:“只要他們的種姓制度一天不消除,這個國家不足為患。”
此時的印度,已經被成吉思汗遺留下來的一個草原國家,帖木兒國揉虐過好幾次。所以印度人一看到中原人便兢兢戰戰,遠遠地不敢接近他們,也有人對他們露出憎惡的眼神。
沒錯,是憎惡而不是仇恨,因為這些賤民不敢仇恨,他們只是很討厭外來的侵略者,打擾他們快樂的奴隸生活。
印度最大的宗教名為“婆羅門教”,其武學文明比佛教更加龐大。不過因為“被統治者”太弱小了,所以統治者們都不怎么愛修煉,反正修煉到四五重境界就能為所欲為。
當然,婆羅門教也有許多高手,所以斷浪等人稍微收斂一些。
“走,去看看他們的宗廟,見識一下婆羅門教的厲害。”斷浪大手一揮,留下一半人看守艦隊,率領三千人氣勢洶洶地闖入城市。
此時印度也在分裂,戰爭,數千名黑人士兵出現在前方,擋住了他們的去路。這些是當地的城防兵,有五百多名騎兵,其余幾千則是刀盾兵和槍盾兵。
還有幾頭巨大的象騎兵,其中一頭大象上面坐著一個衣著華麗的黑人僧侶。僧侶在印度地位最高,他沒有攜帶武器,只是坐在大象上面指揮。
“來自中原的武者們,為何要入侵這里。”那個僧侶用內功把聲音傳的很遠。
“九重境界的高手,看來他們的武學不賴,誰去拿他的頭顱回來?”斷浪問道。
“我去!”李青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