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們看到最后還有錢發,稍微歡喜一些,但內心還是不想離開。
“等下發完錢,住得近的百姓可以留下來,王爺還需要一萬個人打理這片玉米田。不過打理玉米田可沒那么高的報酬了,按月算,一個月一兩銀子。”聶風又道。
“俺留下來!”
“還有俺。”
話音剛落,大批百姓便紛紛響應。
打理田地比開墾時輕松許多,一個月一兩銀子也很劃得來。
“想留下來的到這幾位大人這里排隊登記,不要喧鬧,一個個來。”聶風指著旁邊正在擺放桌子,準備文房四寶的二十多名農官說道。
百姓實在太多了,紛紛擠到農官面前去登記,還好季陽派人親衛來維持秩序。親衛拔出雁翎刀,一番恐嚇之后,這些百姓才安靜下來。
忙活了好幾天,才發完剩余的報酬,并登記了一萬名百姓。
這一萬人住的比較近,離得遠則在田地附件搭個棚子住。
“咱們這位王爺真是仁義,花了幾十萬兩銀子雇百姓屯墾。若是年年如此,也不知蜀王到底有多少家底,經得起這樣消耗。”燕亭跟下屬感慨道。
“應當不至于,王爺不是說了么,這種玉米畝產一千多斤,回頭賣了能賺回來。”方成杰說道。
“說的也是,蜀王的船隊在南洋最大,這些糧食賣到南洋諸國,或者賣到中原,都能賺不少銀子。不過玉米畝產到底有沒有一千多斤,還有待觀察。”燕亭說道。
“王爺敢這么做,應該是有把握的。”方成杰道。
“依我看賺錢是次要的,蜀王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燕亭說道。
“怎么說?”方成杰不解。
“十萬百姓受惠,對蜀王感恩戴德。”燕亭說道。
方成杰眉頭一挑,頓時明白過來。
季陽身為異姓王,在四川的名聲本不是很好。
但是經過這一次開荒,十多萬百姓受惠,他們回家之后跟街坊鄰里說起,不久便會傳遍這一代。蜀王言出必踐,慷慨仁義,季陽將很快得到四川的民心。
季陽不知道燕亭二人的對話,若知道,他一定會感到很冤枉。干活給報酬,對于季陽來說再正常不過,怪就怪地主豪紳對百姓太苛刻了。
當然,結果對于季陽來說是好的,民心正是他想要的。
“這個季陽,剛任蜀王就迫不及待施恩于百姓,果然有異心。”皇帝知道這件事后,心中氣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