廝殺聲引起了敵人的圍攻,三十五人到底不是真正的士兵,沒有犧牲的覺悟。眼看同伴一個個死去,沒有機會殺到城門口,敵人越來越多,剩余十幾人紛紛跳下城墻逃跑。
敵人也有輕功好的,境界較高的劍士,跳下城墻追殺了一路。最后逃回陣地的只有五人,而且身上都帶傷,有的被劍砍有的背后插著箭矢,十分狼狽。
“義士,怎么樣了。”皇帝問道。
“皇上,弟兄們有違囑托,沒能打開城門。”幸存者又怕又驚又慚愧。
皇帝目露失望之色,還是無名反應及時,叫人把他們送回去醫治。夜襲計劃失敗,皇帝不得不撤回營地,并重新對無雙城的實力進行評估。
夜襲計劃是無名提出來的,這么輕易地失敗,老臉無光。這時他才知道,以往那些野史都是假的,一座戒備森嚴的城池哪有這么容易破開。
你有善于輕功的武者,人家有感應敏銳的哨崗,就將士來說雙方相差不多。
“只能伐木造公測器械嗎?”皇帝還是不甘心,想走捷徑盡快攻破城池,只有速勝才能體現出他的英明神武,才能成大勢收獲民心。
“實在不行,便由我親自走一趟。”無名頗為無奈,以他武林神話之尊,放在往常絕不會如此大材小用。
“無名先生大義,朕替中原百姓感謝你。”皇帝等的就是無名這句話,故作感動地向他拱手鞠躬。
“皇上不必如此,收復中原驅除叛賊和倭寇,是我輩眾人應該的。”無名淡然地道。
如此姿態,皇帝都有點搞不清楚,無名在裝蒜還是真的如此淡泊名利。
季陽率領大軍到達漢中城下,正值秋季,天高氣爽。其實秋季并不適合出兵,因為收復中原肯定不止兩三個月,再過幾個月入冬不適合戰爭。
但是季陽偏偏選這時候出兵,因為武者抵御寒冷的能力較強,其次季陽準備周全,棉衣手套等御寒之物都準備好了。反過來,無雙城要駐守這么多城池,以他們的生產能力肯定沒準備好御寒軍備。
季陽比的就是誰準備更足,誰的生產能力更強,誰的耐寒能力更強。一個三重境界的武者,穿上厚實的棉衣手套,吃飽喝足,基本不怕冬雪氣候。
“景元帥,你來指揮。”季陽不懂攻城,這種事情當然交給專業人士。
“屬下明白。”景秀連也欣賞季陽這點,最怕不懂又喜歡指手畫腳的上司。他清晰地看到漢中城,還可以感應到那些人的氣息,布防位置。感應清楚后,景秀連對向平東道:“馬上派人伐木造橋,以前方的護城河為準,要三座木橋寬三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