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雜七雜八的武林義士,有些很擅長傳謠言,明明是無名率領一群高手奪城,硬是說成皇帝運籌帷幄,指揮有方,和敵人大戰一番之后攻占城池。
這年頭信息傳遞不發達,老百姓都不知道皇帝從北京城逃走的事情,也沒考慮皇帝為何從蜀川殺過來,竟然相信了這些漏洞百出的謠言,真以為皇帝有多么英明神武。
無名不在意這些虛名,秦良玉作為一個巾幗將軍,卻不禁替皇帝羞愧。這時她已經看出來了,皇帝除了演戲沒別的本事,真不知無名等人為何如此崇尚他。
秦良玉作為蜀川大將,對蜀川的變化最清楚不過,曾經跟陳佳義和辰野合作攻伐西部,對這兩個蜀王手下頗為敬佩。自然而然,秦良玉也對蜀王比較向往,而不是這個厚臉皮的皇帝。當然,秦良玉也沒有想過蜀王替代皇帝,只要皇帝不犯大錯,眾人對他的忍耐限度很高。
皇帝大肆慶賀時,秦良玉頗為不耐,這才剛開始勝了一場而已。幸好斥候及時來報,蜀王已經攻占漢中城,且戰績比他們更加輝煌,皇帝才從大喜中冷靜下來。
那冷靜卻不是理智,而是澆了一潑冷水,透心涼的不爽。
“原地休整,明日出發!”皇帝板著臉道,一場慶功宴不歡而散。
與此同時,步驚云率領的主艦隊和斷浪率領的分艦隊正在海上圍攻東瀛水師。三百米長的巨型鐵甲艦被虎神炮轟炸成碎片,群星艦隊繞著東瀛水師轟炸,炸完外面一圈再靠近一些,不斷圍殲敵軍。
東瀛水師的三百米巨型鐵甲艦根本沒用,鐵甲防御不了虎神炮,船身太過笨重。即便劃船的都是武者,也很難驅動如此巨大的鐵甲船,這個量級的鐵甲艦只能嚇唬人。這也是為什么群星艦隊見識過東瀛水師的巨型鐵甲艦后,依舊保持原有的戰船型號。
真正有威脅的是那些百米,幾十米長的鐵甲艦,龐大而不失靈活,船載火炮數量又多,跟群星艦隊殺得難解難分。還好,改進型火炮的射距依舊不如虎神炮,只要群星艦隊圍著他們保持一段距離,對方很難傷到群星艦隊。當然,東瀛水師也不會在中間等死,他們不斷派出鐵甲艦沖向群星艦隊,大部分都在沖刺過程中被擊沉,偶爾沖過幾艘來,對群星艦隊造成一定的傷害。
論火力,當然是群星艦隊占優勢,因為他們的戰船都是雙層甲板,可以載兩層虎神炮。而東瀛水師是一層甲板,只有上面一層火炮,意味著同樣量級的戰船,東瀛鐵甲艦的火炮數量只有群星戰艦的一半左右。他們的三百米巨型鐵甲艦,所載的火炮跟群星最大號的一百五十米戰艦差不多。
一場海上決戰比季陽和皇帝的攻城戰激烈百倍,不斷有船只被炸沉,慘叫聲此起彼伏。海浪濤濤,炮聲不絕,慘叫聲根本傳不出去,群星艦隊的將士們冷漠而默然。
打到后面,原有的殲滅陣已經被破壞了,雙方船只穿插在一起。東瀛人知道他們的火炮不如群星艦隊,于是瘋狂地靠近,然后用床弩射出鎖鏈,釘在船上后用輕功踩著鐵索登船。
往往有敵艦靠近,群星艦隊的炮兵都會舍棄虎牙彈,往炮管里面塞一大堆鐵釘。當敵軍沖過來的時候,他們就把鐵釘打出去,如雨一般激射的鐵釘一個照面就能殺死大量東瀛武士。
東瀛武士想要登上群星艦隊的戰船,至少犧牲上百人,當他們登上群星艦隊的戰船時,還要面對火槍手的排隊射擊。這些火槍手用的都是火符槍,五秒鐘可以吸收一次天地靈氣,然后發射。如果使用者灌注自己的靈氣,只需要三秒鐘就可以匯聚足夠的能量。
當敵人離得較近時,比如只有十米距離,他們甚至不用裝子彈,可以直接把能量打出去,就跟激光槍,跟劍氣一樣穿透力極強。
面對如此高科技的火符槍,東瀛武士被打的欲仙欲死,很多鐵甲艦即時冒著虎神炮的轟炸接近戰船,也已經破損不堪。即便冒著鐵釘雨登上戰船,還要被火槍隊打死一大片,偶爾有一些武士殺進來,也只有被群毆的份。而且群星艦隊的海軍也不傻,只要有機會,他們會斬斷敵人的鎖鏈拖延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