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真萬確,長江兩岸是有名的富庶之地,這里的土財主,其銀庫存銀只多不少。皇上若是不信,末將有一計,您只需派幾個人去調查一個富紳昔日的違法之事。這些富紳沒有一個干凈的,查到之后以重罪將其抄家,定能湊足軍費。”秦良玉道。
“這個辦法可以,不過朕想問一下,你以前在西部查抄的銀子去哪了?”皇帝并不是傻子,查抄一家必然引起其他富紳的動亂,所以有更好的辦法他并不想鬧得長江兩岸沸沸湯湯。
“當時末將聽命于蜀王,查抄的銀子大多也進了蜀王府。”秦良玉道。
“混賬,你們查抄了多少銀子?”皇帝橫眉豎目。
“末將不清楚總賬,估摸著有上億兩白銀,都用來建造西部鐵路了。”秦良玉道。
“就是那種無需牛馬,可以日行千里且不知疲倦的火車?”皇帝問道。
“不錯,制造鐵路極耗銀錢,一里需要數萬兩銀子。蜀王府雖然有諸多產業,但是也無法獨立支撐如此龐大的銀耗,只能在封地收錢。但是蜀川士紳富豪都不愿出錢,于是蜀王府內的技術總監吳昆提議整頓蜀川。吳昆代替蜀王出臺新法,大刀闊斧地整改封地,這個過程自然得罪不少士紳富豪。凡是不愿接受新法的,都以各種罪名抄了家,所得錢銀盡數用來鑄造鐵路。”秦良玉最佩服蜀王這點,他改變了蜀川的風氣,大力發展農業和手工業,鑄造鐵路和水泥路,建造框架樓房。
其實這些壓根不是季陽做的,而是他閉關之后,吳昆代替季陽發展蜀川基礎。吳昆身為技術總監,本來沒有這個權利,但他跟方向陽,丁春秋,景秀連,以及三位王妃以及季夏等人一合計,都同意這個計劃。
吳昆的說法也很簡單,總不能因為蜀王閉關,大家就停止發展。那么等到蜀王出關后,蜀川什么變化都沒有,豈非尸位素餐。
吳昆智慧超群,幾乎沒有他拿不下來的事情,無論軍事政治科技他都可以玩得轉。在他的計劃下,蜀川大大打擊了士紳富豪,拉動手工業者,商業和農業,使得各個階級稍微平衡一些。吳昆也沒有搞得太夸張,這十年他主要做基礎建設,修路建房發展工農商業。
“私自頒布法律,當斬!”秦良玉懷著敬佩之情說這番話,卻得到皇帝一個冷酷無情的評價。
的確,王爵沒有頒布法律的權利,皇帝有理由這么評價。季陽的做法可以說是大逆不道,不尊國法,而皇帝最重視的就是君臣上下。
如果每個人都像季陽這樣,老是逾越自身權利,那他這個皇帝還當個屁。若是放任這種事情發生,時間一長,恐怕天下人真的會把他當個屁。
秦良玉聽到這句話,心中一寒,卻不好反駁皇帝的批言。
“不過你說得對,西部荒涼之地的土財主尚且如此巨富,這江南之地定然富庶十倍。之前他們十幾個人湊五十萬兩銀子給我,就一副要了命的模樣,多半是在裝蒜。他們敢欺君,朕也不用再客氣了,這件事情便交給你去做。”皇帝說道。
“皇上,我以為不可硬來,這里可不比蜀川,若是得罪了這些士紳富豪,恐怕他們離心。到時候別說籌集軍餉,怕他們會暗地里動手腳,阻礙您的復國大業。”無名說道。
“他們敢,朕十萬精銳,就憑這些大腹便便的低賤商人能耐我何。”皇帝說道,之前他怕民心不穩,是以為那些士紳富豪真心誠意。誰知道這些人把他當傻子,一個個家財萬貫,湊五十萬兩就敢說耗盡家財,還把自己說的多么大義凌然,為了大明復國盡心盡力。
他們之前說的有多么感人,朱定有多么感動,明白內幕后就有多么氣憤。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些人掌握著巨額財富,定然招攬了不少江湖高手。還是讓我去跟他們說吧,相信他們會給我幾分薄面。”無名說道。
“那就拜托先生了。”皇帝對無名也十分自信,這位已是神話人物,豈能擺不平一群低賤的商人。
就在這時,殿外有人來報,東瀛使者皇影求見。
皇帝早就想插手東瀛投降的事情,奈何一直被軍事拖著,沒想到東瀛使者自己來了。他心中大喜,當即宣皇影覲見,皇影態度恭敬捧著一個長方形的木盒走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