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并非某一個皇帝的通病,自古以來很多人當上皇帝,做了一些大事后都會開始自大。大臣們很難糾正皇帝自大的毛病,只能等著皇帝吃虧,到時候再上書勸諫。
然而令他們震驚的是,不到七天哈密便傳來消息,辰野率軍大敗瓦剌。辰野巧設埋伏圍困瓦剌退軍,殺傷敵軍十一萬,俘虜二十三萬人。瓦剌首領被辰野親手擊斃,頭顱已經送進京城。
三天后,吉州也傳來大勝的消息,秦霜率軍打敗了韃靼和兀良哈人,殺傷敵軍二十余萬,俘虜五十多萬人,戰績比辰野還要輝煌。吉州這邊俘虜了很多奴隸,這些奴隸有蒙古人,匈奴,女真人,滿族,漢人,都是一些沒戰斗力的。
瓦剌,韃靼和兀良哈都投降了,他們被虎神炮和火符槍打蒙了。
兀良哈早就見識過虎神炮的威力,但是那一次步驚云領兵也死傷慘重,于是兀良哈以為他們的騎兵可以對付虎神炮。但是吉州經過十多年的建設,哈密也建設了五年多,邊防堡壘可以說堅固無比,還有壕溝和鐵絲網攔截騎兵。加上有了射速更快更密集,更靈活的火符槍,瓦剌韃靼和兀良哈都遭遇了慘重的打擊。
他們的騎兵被層層鐵絲網攔住,遭到堡壘里的虎神炮轟炸,還有地雷壕溝。好不容易沖過了十幾道壕溝和鐵絲網,沖過一片地雷區,本以為可以拿下那些堅固的堡壘。等待他們的是密集如雨的子彈,他們的騎兵尚未沖到敵人面前,就已經死傷數萬。
騎兵們崩潰了,他們四散而逃,然而逃跑并不能擋住子彈。以火符槍的射距和射速,完全可以追著他們打,加上辰野和秦霜都早有準備設下埋伏,所以一戰就把他們打趴下了。
蒙古人并非第一次敗在中原的邊防線下,但這一次,是他們敗得最快最慘的一次。
一千多年前的戰神霍去病,把匈奴打到為之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他們以為中原不會再有戰神,不會再有冠軍侯,但是辰野和秦霜的表現遠超前人。
兩面大勝,整個中原都陷入了狂歡當中,六家報館全部都在頭條。
之前有很多人抵制革新,勝利一出,頓時再無人敢忤逆季陽的旨意。文人紛紛歌頌辰野和秦霜兩位將軍的英勇智慧,歌頌圣武帝的偉大,一時間季陽的聲望再次蹭蹭上漲。
前朝獨孤一方和明朝朱定,都無法阻擋蒙古人南下。邊防一些守將甚至任由蒙古人進入邊境,擄掠漢人,等他們搶夠了離開時再裝模作樣地追上去,然后說蒙古人跑得快沒追上。無雙城勾結東瀛入侵中原,更是整個漢族的恥辱,而洗刷這個恥辱的是圣武帝,再次洗刷北方恥辱的依舊是圣武帝。
邊境百姓逃過一劫,許多百姓朝著京城的方向跪下朝拜,口中念著圣武帝萬歲,圣武帝保佑之類的話。內外蠢蠢欲動的,企圖煽動言論甚至挑動龍鱗的人,都乖乖的沉寂下去了。
經此一役,他們知道圣武帝已經徹底穩坐皇位,再無人能撼動。古往今來,有幾個皇朝可以鎮壓南洋諸國,同時擊潰瓦剌韃靼和兀良哈?漢唐威武,那都是歷史的傳說了,而季陽再現了這個傳說。
關鍵是季陽沒有興兵,正如季陽說的一樣,區區蒙古人而已,何須大動干戈。
消息傳回京城并確認之后,文武百官的心態瞬間一百八十度轉變,自信開始膨脹。上朝時曾宗成顯得十分激動,一來就向季陽稱頌贊美,然后提出要發兵攻打瓦剌韃靼和兀良哈,趁機開疆拓土。
百官紛紛支持增總成的提議,實在是這一戰勝得太漂亮,僅靠邊防守備軍就把幾十萬蒙古騎兵打得丟盔棄甲,要是調遣三十萬大軍北上,頃刻間可以拿下廣闊的草原。
連吝嗇的戶部尚書都同意了,他們豈會不知道草原的牛羊成堆。這種穩贏的戰爭,打敗蒙古人之后立即開通市貿,北方城市都可以收益,戶部又可以收到不知多少商稅。
自從季陽改制商稅,規定只能在邊境收關稅后,戶部就一直盯著沿海和西部邊境。而北方無疑是一個不亞于西部的邊境貿易點,打敗蒙古人,操縱價格,不要太美。
“皇上,蒙古人屢次踐踏我中原邊境,必須給他們一點教訓,否則我太昊皇朝顏面何存!”何光貴義正言辭地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