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皇上,臣有本奏。”董舞第一次上奏。
“準奏。”季陽說道。
“臣以為文學武學都是教化育人之事,應當一視同仁,專門設立一個部門負責教育問題。”董舞說道。
廣永祥聞言咯噔一聲,心里涌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臣附議。”景秀連道。
景秀連身為開國元帥,保定候,大部分時候不來上朝,今天卻來了。辰央等人并非愚笨之人,馬上反應過來,皇帝早就跟他們說好了。
“這個提議很好,朕也覺得應當專門設立一個部門管理文學武學教育之事。這樣吧,把文學教育事務從禮部當中剝離出來,結合武學教育重組一個學部,與七部并列為八部。”季陽說道。
“皇上圣明!”景秀連和董舞說道。
“臣,附議。”辰央猶豫一下才同意。
“臣等附議。”吳昆和一些官員齊聲道。
其他大臣看到季陽已經決定,首輔次輔都同意了,也紛紛表示贊同。兵部尚書曾宗成白高興一場,禮部尚書廣永祥暗暗叫苦,捏著鼻子認了。
如此一來,六部成為八部,分別是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工部,刑部,農部,學部。
季陽之所以逐漸把六部職能分開,主要是考慮到權利的結合效果。把兩種權利集中在一個部門,一個人手上,等于給這個人開了雙系天賦。
武學教育的事情交給哪個部門都不好,本來是一件很為難的事情,但是經季陽這么一操作,不僅沒有為難,反而把禮部的教育職能剝離出來。
事情辦得這么順利,主要是還是季陽權利大。軍隊基本都是他的人,從麒麟軍星宿書院帶出來的。國家經濟也基本靠季陽的兩大商會,抄李家財產也是季陽做的,打敗韃靼賠款也是季陽做的。
軍權經濟都在季陽手里,又有開疆拓土,基礎建設,農業建設,官府下鄉等革新,給季陽帶來了極大的聲望。
君權弱的時候,皇帝可能被大臣們架空,而季陽屬于君權絕對強大的時代,所有大臣加起來都干不過他一個。只要季陽不做些天怒人怨的事情,這些大臣根本擋不住他,百姓們也不會反對季陽的改革。
“學部尚書的人選,諸位可有提議。”季陽問道。
“臣舉薦星宿書院院長方向陽,此人雖未入朝為官,卻是中原第一個同時舉辦文學武學教育的人。諸位應當知道,星宿書院是當今分院最多的文武學院,尤其是在蜀川以西和吉州,分院多達兩百三十五所。”
“不僅如此,星宿書院還在迅速發展當中,堪稱古今第一文武書院。方向陽文武學問的造詣都十分高明,為朝廷提供了數十萬人才,絕對當得上這學部尚書。”景秀連道。
“臣等附議。”董舞和吳昆,以及一些早已歸附他們的官員齊聲道
辰央的臉色有點難看,本來這種事應該由六部和內閣共同商討,但是景秀連一個提議,有過半官員同意,說明皇權真的太強了。
強過頭了,辰央很擔心皇帝會事權而驕,禍國殃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