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蘇杰的飛船,哪怕是最普通的飛船,其體積也是長達數公里上下的范圍,這是必須擁有的。
蘇杰所要偽裝成五級文明的飛船,那么在體積上就會更加巨大。
最起碼是目前飛船體積的兩倍。
然而一艘飛船的質量,最起碼也應該會有幾十萬噸。甚至上百萬噸。
要知道,地球時代的一艘航空母艦的重量,也有著十萬噸以上,這是最基本的標準。然而宇宙飛船的重量就更加不用說了。
假設一艘飛船的重量為一百萬噸,蘇杰的計劃是一千三百萬艘飛船。那么蘇杰所要消耗物資的重量就會有十三萬億噸,這還只是最基礎的算法。
這個重量相當于月球的五千萬分之一。
這是一個十分龐大的物資消耗,要知道,這么多物資需求,可不是那些巖石,如果放在月球上來開采這些物資,根據能量守恒定律,使用能量轉換需求物資,將月球的所有質量來代替,蘇杰要制造出這么一個龐大的飛船艦隊的話。
那么月球將要被蘇杰挖掉三分之一。
并不是這么多飛船的質量只有月球的五千萬分之一,那么所消耗的物資就微不足道。
要知道制造飛船所需要的金屬和一些特有礦石,可都是一個龐大的數量,更何況,還得制造出相對應武器系統等等。
這是一個龐大的工程。
而蘇杰將目光投向兩個星系外圍的小行星帶,這才是蘇杰的決定,只有這里,才會有充足的物質來滿足蘇杰的需求。
小行星帶的形成,蘇杰通過建模參數計算分析,得出一個結論,原本這個星云應該形成一顆巨型恒星,相對應的其恒星引力也就能夠籠罩到更遠的距離,但是最后卻形成了兩個恒星系,引力沒有那么大。
所對應的,通過哈米定律來判斷分析,這個小行星帶,就是產生這兩顆恒星系的殘渣碎片。
沒有被恒星引力所牽引,也因為這兩個恒星的原因被星系引力所吸引,從而形成了這樣一個特殊的地帶。
從宇宙遠處來觀看,這兩顆恒星就像是兩個年輕孩子,而這個處在外圍的巨大的小行星帶,就像這兩個星系的保護層。
感嘆著萬物的神奇,宇宙的神秘,蘇杰將目光收了回來。
計劃已經制定好了,偽裝技術小家伙也有眉目了。
相信再過個十來年的樣子,這個技術就能夠研制出來。
現在,蘇杰面臨著第二個問題。
兩個星系相隔一光年的距離,對于一個智慧生物來說,這其實是相當遠的距離,特別是處于低級文明的智慧生物。
哪怕蘇杰目前的科技技術達到三級文明巔峰,這個距離對于他來說也算是很遠的距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