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中子星相比的白矮星,白矮星的體積相當于水藍星的大小,但是它的質量差不多有一半太陽的重量。
中子星和白矮星這樣的極端天體,擁有者一個很奇怪的特性,那就是質量越大,自身體積就越小。中子星的體積要比白矮星的體積小上很多,所以它的質量,也要比白矮星大上許多。
“這是一顆脈沖星,也是一顆磁星。”蘇杰呢喃著想到。
“這兩個天體有著及其強大的磁場。白矮星和中子星一樣,只是輻射程度沒有中子星那么強悍。”
磁星,顧名思義,因為某種特殊的原因,一些天體擁有著及其強大的磁場,所以才被稱呼為磁星。
磁星的磁場是十分強大的,也是很強烈的,按照數據估計,假如一個普通人站在距離一顆磁星幾千公里的地方,那么這個普通人身體之中的所有鐵元素,都會被這顆磁星所吸走,那就像是一個巨大的吸鐵石,在半空中,將地表的一些鐵屑,完全吸走。
蘇杰仔細觀測著這兩個天體的數據,突然,蘇杰感覺到有些不對勁的地方。
中子星在可見光波段是不可見的。由于中子星的溫度太高,根據黑體輻射原理來說,它輻射出來的光線會是x光和伽馬射線。也就是說,如果蘇杰不使用光學儀器的眼睛,那么只憑借簡單的鏡像觀測,蘇杰是看不到這顆中子星的。
蘇杰目前能夠觀測到中子星,那是因為,在這個恒星系之中,到處都充斥著各種輻射,無時無刻不在說明著這顆中子星的強大,通過測量收集這種輻射,蘇杰可以很輕易的就獲得關于這顆中子星的各種數據。
蘇杰感覺到不對勁的地方是這顆中子星的自轉速度過慢了一點,蘇杰對比著自己所收集上來的數據,想找出原因嘗試著對此做出解釋,可是蘇杰發現,在自己的現有理論之中,甚至包括八星文明的科技資料之中,都無法對這個現象作出任何合理的解釋。
這顆中子星的自轉速度極其緩慢,大概是每隔四天的時間就自轉一周的頻率,這個現象,十分的怪異。
形體自由自轉出現,是因為角度量守恒原理的支配。在星際塵埃形成原始恒星的階段,由于重力坍塌,星際塵埃向著中心匯集的同時,也帶來了自轉的動力,這一點,無論是對于行星還是恒星來說,都是一樣的。所以宇宙之中的所有東西都在轉動。
龐大的恒星也擁有自轉,在經歷了超新星爆發階段,一部分物質被拋射出去了,另一大部分物質坍塌縮成中子星或者白矮星之后,他們的體積縮小了千萬倍,但是他們的角動量變化卻不大,因為它的大部分物質都被保留了下來。(未完待續。。)
ps:ps;抱歉,更新來晚了,今天四更,一起來,碼字都忘記時間了!真的對不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