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從一開始,蘇杰就將目標放在了這八十萬艘飛船上面,不計代價的消耗這些飛船的能量。
自古,戰爭就是一場消耗戰,不管是地球時代的冷兵器戰爭還是熱武器戰爭,亦或者現在的星際戰爭,都是以消耗為本質。
冷兵器時代,消耗的是人,熱武器戰爭時代,消耗的武器彈藥。
現在的星際戰爭,消耗的是飛船能量物質。
其本質都是消耗而已。
蘇杰對于這一點看的很透徹。
對方遠航而來,進行星際戰爭,消耗比較大,而自己一直都是在原地等待。
在這一點上占據著一定的優勢。
同樣,爆發出這樣的戰爭,不同于其他星際戰爭,雙方可以說都是背水一戰。
沒有任何基地,甚至資源作為補充。
飛船性能好是一個優勢,但是也同樣是一個缺陷,你飛船性能哪怕再好,也需要龐大的能源來進行動力能源補充。
不能在能源消耗完畢之前,將敵人消滅掉,那么等待自己的就是滅亡。
原本,在這一點上面,星際戰爭中是基本上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但是,這一次,惡意文明聯盟面對的是蘇杰。
蘇杰的飛船艦隊,在制造方面,和惡意文明聯盟的飛船性能方面上有著不同之處。
蘇杰的飛船很少有運輸艦,基本上,每一艘飛船都可以當做運輸艦。
因為飛船之中,不需要人來操控,所以節省了大量的空間,而這些空間,蘇杰一直都是用來儲存物資和能源的,飛船上只有一些機器人和維修儀器。
作為飛船,最基礎的執行程序來運轉。
而且,蘇杰的飛船,因為蘇杰一直要進行遠距離的星際航行原因,所以,蘇杰的這八百萬艘飛船在馳航性能上,比一般的飛船不同,其能量儲存量十分巨大。
這是一場巨大無比的消耗戰爭。
整整一千八百萬艘飛船參戰,如果是平時,蘇杰的這個優勢,根本不易察覺,但是隨著戰爭的持續,蘇杰的這個優勢連他自己都沒有想到過,居然慢慢顯露出來。
一場如此龐大的星際戰爭,當然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夠結束的,也不是一天兩天就會知道結果的。
蘇杰對于這一點早就進行過了相關的分析。
整個戰爭整整持續了十三天的時間。
這一片星域太空原本就有許多的隕石群和小行星。
各種小型天體就比較多。
在這樣一場戰爭下來之后,更多的飛船戰艦碎片,小行星隕石被戰場上飛船的各種攻擊給轟碎的到處都是,整個星域一片狼藉。
如同那垃圾堆一般,慘不忍睹。(未完待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