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宇宙也是大宇宙的一部分,在理論研究之中,小宇宙進入超光速運動,是完全不受到的相對論的影響,這也是蘇杰對于小宇宙最大的信心。
目前所研究出來的牽引引力儀器,利用萬有引力的影響,來移動小宇宙,在速度上,蘇杰經過詳細的計算,只要能源充足,完全可以進行超光速航行。
將大宇宙之中的牽引引力儀器安置在飛船艦隊上面,那么小宇宙就可以達到飛船戰艦艦隊的航行速度,這就好比,蘇杰的飛船艦隊,在星際好航行之中,拖著一個巨大的袋子。
而這個袋子就是小宇宙,小宇宙之中有著無線大的空間,小宇宙沒有重量,蘇杰完全可以裝載眾多的恒星行星等一些資源。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這個袋子之中所裝載的東西越多,引力撥亂就越嚴重,同樣在大宇宙之中的牽引引力儀器所消耗的能源就越多,不過這一切都不是問題。
有了元素衰變技術的存在,只要有物質,蘇杰就相當有著無盡的能源供應。
所以說,小宇宙空間技術,是蘇杰最關鍵的一個技術。
目前蘇杰所面臨的困惑,還是關于兩個大小宇宙之間的通道問題,要知道,想要打開一個通道,將一顆行星,或者一顆恒星,置放到小宇宙之中,這可不是一個小工程,所牽扯到的科技技術十分廣泛。
蘇杰的觀點十分簡單,就是利用牽引引力儀器的引力立場,打通這兩個通道,這樣以來的話,就能夠形成有效的通道,不過這個缺點和八星文明科技技術資料相比,所消耗的能源十分巨大,是其八星文明科技的百倍以上,這也就有著一定的局限性,蘇杰不能夠經常打開這個小宇宙。
不過,蘇杰并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夠以后再深入研究。
所有的一切科技技術都已經完善,此刻蘇杰從g星域出發到這里,已經經過了五百年的時間,最后兩個難題關卡,足足浪費了蘇杰一百多年的時間。
這也是蘇杰無可奈何的,這也幸虧的光子計算機的出現,如果還是以前的量子計算機的話,再給蘇杰五百年的時間,也不能夠完成這兩個技術的突破。
時間奠定了科技發展的哲理性,也是基礎性。
從水藍星出發到現在,已經六千多年的時間了,這六千年來對于蘇杰來說,可以說是一場繁華的巨變,有點時候,蘇杰都忘記了自己重生的這個事實。
所有的一切科技理論都準備完畢,完善徹底,僅僅從科技理論上來說,蘇杰在這一刻,終于踏進了六級中期文明的階段,在接下來的時間段里,蘇杰的計劃只剩下了最后一步。
那就是進入大建設時代。(未完待續。。)
ps:ps;三更到。今天小爆發,求各位大大支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