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之所以看不到黑暗,那是因為有人將黑暗遮擋在了你視線之外。
對于凡俗之人,妖鬼神魔的傳說就如同被遮擋于烈日之外的恐怖黑暗,他們終其一生,最多也只能從志怪小說、隨筆漫談之中獲知一二。即便如此,其所聞所見,也盡是關于風流書生、狐媚妖仙之間的凄婉傳說。
對于這些充滿奇幻色彩和浪漫主義情懷的故事,平凡的人類天然就有一種好奇和向往。所以無數人熱衷于拜讀志異小說、艷鬼傳奇,這些文字和傳說,滿足了他們對于鬼神世界纏綿悱惻、溫情脈脈的幻想,而更為血腥真實、也更為波瀾壯闊的一面卻被那些為其遮擋黑暗之人深深掩藏......
《唐史.涪南地域志》載:大唐貞元七年夏,山南道涪州大雨連月不歇,千里州域盡成澤國,七十二城死者達九十萬眾。皇帝震動,舉國齊哀,萬民縞素三日以悼死難者。
然而,山南裴府秘藏的《山南道妖刑志》的記載是:貞元七年夏至,瞿塘峽三蟒化蛟,成蛟之后竄逃山南一千三百余里,聚雷云、興風雨,捕食人畜,以復元氣。山南道大刑妖裴府君持妖刑劍、上清雷符敕令,輾轉千里,追殺月余,終斬殺三妖于華鎣山南白蟒江畔。梟蛟首、煉蛟魂,以祭祀無辜百姓亡靈。
《唐史.梧州潮源縣志》載:大唐貞元十五年冬,嶺南道梧州潮源縣爆發鼠疫,盛行百日,死傷萬人,染疾者渾身潰爛,膿血油綠腥然,哀嚎四十九日而亡,腐尸之中幼鼠拱鉆。百醫束手,州官無策。然而,十日后天降甘霖,蕩滌污濁,鼠疫隨之消散,未亡傷者旬月之間自愈。
而記載于嶺南道鐘府秘藏《嶺南道妖刑志》中的真相是:有妖名灰鼠道人,成道于西南十萬大山毒漳之地,原為蒼梧宗下宗記名弟子,修邪法、煉妖毒,以凡俗人軀為宿主,哺育毒鼠胚胎,殘害生靈。四十五日后,大刑妖鐘府君持紫陽葫,領受上清敕令,誅殺灰鼠道人于青玄山以北八百里。而蒼梧宗感此逆徒殺孽,蒼梧真君開壇作法,降灑甘霖,滋潤數千里苦難百姓,以消弭業障。
《唐史.代州郡縣志》載:大唐長興七年春,太行山以東代州境內十歲以下女童連續失蹤,半月之間報備各地官府案錄超過一百五十起。失蹤者皆為四、六、八、十歲女童,且均為陰日陰時所生,多于夜寐安寢之時平白失蹤在家室之內。十日后失蹤之童大部分被官府尋回,然送至各家之后皆無故昏睡,醒轉后忘盡月余間所經歷之事。此詭案,迄今不得解。
同樣,鮮血淋漓的真相出現在正史之外。《太行妖刑志》中是這樣記敘:長興七年,有蚊妖于太行深處成道,控御億萬蚊蟲蠅豸,專尋陰年陰月陰日陰時出生之女童,掠奪戕害,敲骨吸髓,抽血煉魂,以增修為。其后被太行山刑妖府君厲長春知覺,率刑妖府扈從七人,持鎮妖赤砂雷符,受上清敕令,滅此妖于北邙山以北一千五百里,救出生還女童七十三人!
如上種種,數之不盡的魑魅魍魎,他們或是成道于荒山大澤,或是求道于道統大教,最終妖性難馴,叛離正道,肆意殺傷,為禍于凡人世界。這些叛離了修行世界基本道德準則和鐵律之妖,被稱之為——罪妖!
而人間國度之中,如同上訴提及的山南道裴氏、嶺南道鐘氏、太行厲家等等家族,擁有著對這些罪妖執行戒律、量刑定罪的權利,并執掌了對罪妖進行殺伐的力量,他們被稱為——妖刑世家!妖刑世家之主,世襲罔替,父死子繼,號曰:大刑妖!
所謂妖刑,即主宰一域罪妖之刑罰,或生或死,或封或鎮,皆由大刑妖決斷!
......
大唐帝國西南邊陲,劍南道,綿州,青蓮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