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搞設計的,雖然看起來相差很大,是兩個行業,其實內里有很多相似的東西。比如,我們都需要靈感,而靈感的源泉,多是來自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仿生學,仿生學在建筑設計業最常見的應該是薄殼建筑,大家應該都聽說過,而同樣的,在服裝設計學中,仿生學也有些不同的光芒,比如,時裝界一直以來經久不衰的小眾風格,生態風。”
張益達的話顯然是勾起了一眾大師的熱情,等到張益達的話音剛落,一旁的一個海船制作大師站了起來,“嘿,你這么一說還真是,眾所周知的,我們的船舶的流線型設計,也是源自仿生學。”
“是啊,那么大家想想看,既然我們都能從生活中的其他事物上,得到本行業的靈感,那么我們這些行業之間,是不是也有可能在某些構思上是能夠互相啟發的?”張益達鼓勵的看了一眼海船制作大師,然后繼續說道。
“比如我們設計學上,關于明暗色調,對于我們的鬼的感知上的變化,在服裝設計上也是有此類似的應有的,所以我們能不能一起做一個色彩分析實驗,來使我們雙方都有所進步呢?”
“是啊是啊,這么一說我也想起來了,我平實制作”
見大家的思緒被帶起來之后,張益達總算安心了。
按照大家如今的熱情程度,一個下午的時光很容易就度過了,說不定還會有人請求加場呢。
其實張益達能想到的這一方面,不過是收到生前的時候人間的跨界風的影響,比如好好的歌手去搞戲劇了,拍電影的又去唱歌了,那么既然他們就能跨界,我們這些行業為什么就不能搞一個學術跨界呢?
張益達原本對于自己的這個一個想法還是沒多少自信的,但是好在現在看來效果還是不錯的。
收回心神,張益達開始也全身心的投入到了這個聚會中。
之前張益達雖然做了很多出格的事情,甚至目的很不純粹,但是看到如此熱烈學術討論場景,張益達最本質的設計師應有的熱誠便顯現出來了,也忍不住以一個設計師的身份,用心的加入了討論。
聚會上,從最初的笑語盈盈的互相提議,到最后的為了一個觀點越吵越兇,氣氛看起來變的越來越激烈,但是眾鬼卻沒有一個覺得這場聚會的氛圍是不對的。
學術討論,本該如此,能成為大師的,哪個不固執?要想讓我服軟,當然要拿出完全打敗我的理由,不然的話,我自然要堅持我的觀點,和你去拼去戰,去撕咬。
這些大師性格和鬼品上都是有缺點的,但是在學術面前,卻都是最純粹最無暇的。
戰斗持續到了血月上了中天,一眾大師才氣哼哼的有禮貌的告別了自己的對手,并且約了架,回去準備下一次的戰斗了。
門口的圍觀群眾都走散了,最后只剩下汨羅休斯與張益達三基鬼。
這場交流張益達也受益良多,若不是諸多客觀主觀因素不允許,張益達倒還真想留在這里,做一回真正的交流使者呢。
剛結束學術討論之后的張益達不遠再去想那些錢不錢齷蹉事情,所以張益達沒有和汨羅休斯多說什么,只是道了句再見,三基鬼便離開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