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肯達爾將軍的號召下,各處的帝隊要么響應大貴族的行動,要求凱瑟琳退位讓賢,要么就持觀望態度,靜待事態的發展,只有少數在上次大戰中被女皇一手提拔起來的新銳將領,如以閃電戰術聞名大陸的花花公子克里斯丁和雙系魔法大師的帝國大祭司瑞恩等人,才仍然保持著對女皇的忠誠。
但是他們所掌握的實力,已經無法改變大局,而且他們相互之間也分布的太過分散。無法相互呼應。
得到了軍隊的支持,大貴族們當即在斯坦德威克城發動了武裝政變,而肯達爾將軍也突然出現在了城中支持大貴族們的行動一他根本就沒有離開帝都多遠,之前他率軍支援哈蒙代爾的行動不過是一場紙面上的謊言罷了。
只是一夜之間,凱瑟琳女皇留在斯坦德威克城的心腹親信就被一網打盡,對凱瑟琳女皇忠心耿耿的格芬哈特城堡守軍在肯達爾將軍的欺騙下大開城門,叛軍不費吹灰之力就輕取了這座堅固的城堡。
身體尚未完全恢復的羅蘭德被發現事情有變的城堡守軍護衛著逃出了斯坦德威克城。去向不明。
然后叛軍和大貴族共同擁立另一位皇室成員歷山德登基為帝國新皇,肯達爾將軍為帝國攝政王,宣步廢黜凱瑟琳女皇,不再承認她的女皇身份。
隨著新皇和肯達爾將軍共同簽署的一紙公告傳遍各地,那些投靠到大貴族一方的帝隊紛紛起兵響應,姆拉克、羅尼斯、庫斯伯特、艾德力克、威爾斯凱、索薩等一批帝國名將紛紛率領著自己的軍隊倒向了新皇一方。
而在帝國東部邊境上,凱瑟琳女皇所率領的帝隊,也發生了分歧,隨凱瑟琳一起出征的歐靈突然宣布服從新皇和攝政王的命令,相當數量的帝隊隨他叛變,而東部邊境上駐守的另一位帝國名將塔里斯也是做出了同樣的決定,因為這兩個人暗中預謀的叛變,加上之前在克里根人的偷襲中嫡系部隊損失慘重,一時之間凱瑟琳女皇所能掌握和命令的軍隊,一下子銳減到了不足三萬人。
看著手上新皇和肯達爾共同簽發的要求自己放棄軍權,按照他們的安排準備動身啟程返回恩洛斯的命令,以及各地如雪片般傳來一一份份富布服從新皇和攝政王命令的聲明。凱瑟琳一臉的密尤。
她萬萬沒有想到,自己一心一意的想為帝國多保留一點實力,避免帝國好不容易恢復了的元氣再度受損的做法,竟然就成了自己最終失敗的導火索。
她實在是弄不明白。為什么這些人就是看不清楚,帝國現在雖然有能力也有實力擊敗元素族和克里根人,可是其中要付出的代價,卻不是此時四處樹敵的帝國所能承受的。
傾盡全力一戰,不是不可以,而是有沒有這個必要,值不值得這么做。
他們難道不明白,現在的情況和精靈王國入侵哈蒙代爾時已經有了很大的分別嗎?
拋開已經和帝國全面開戰的克里根人不說,他們難道不明白,來意不明的元素族并不像是精靈王國那樣有著眾多的顧慮,這一點從他們肆無忌憚的在帝國領土上胡作非為就可以愕知,他們并不是那么畏懼與帝國開戰,相反,他們似乎有所依仗,雖然這種依仗目前還不清楚究竟是什么。
想要用強大的武力震懾他們,讓他們因此而坐到談判桌上,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一旦開戰。以這些元素族可以突然出現在各地的古怪能力,如果他們突然出現在帝國的腹地,帝國將會遭受到相當沉重的打
。
一味的強硬,只會讓帝國在連續不斷的戰爭中不停的消耗掉好不容易重新積積攢實力,然后在戰爭的泥潭中越打越弱,并最終為其他國家所超越。
必要的懷柔手段,為什么就不能愕到這些人的認同呢?為了爭取到一個如此強大的盟友,必要的忍讓也是應該的。
而肯達爾將軍的背叛。更是讓凱瑟琳心痛,她無法相信這個從看著自己長大,對自己的父親忠心耿耿,在上次的大戰中奮不顧身的號召人民和貴族鼎力支持自己,并與自己在戰場上并肩奮戰,數次一同出安入死,最終成功將所有敵人從帝國中趕跑的老將軍竟然會這樣背叛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