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泰塔利亞反抗軍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在權力和利益面前,他們各有各的打算,他們不缺乏勇氣,但他們缺少一個像是當年的塔南那樣的旗幟性人物來帶領他們,他們一盤散沙的各自為戰,注重戰術卻無視戰略,少有相互配合,目光短淺,或許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他們能取得一時的勝利,但是從長遠來看,他們最終的結果只能是被三大勢力在緩過氣來之后各個擊破。
所以陳劍認為,與其設法拉攏這些不成器的家伙為聯盟所用,費時費力不討好,還不如在當地拉起自己的武裝,打響聯盟的名氣,擴大聯盟的影響力,吸附那些正在失去希望的泰塔利亞人加入,逐步壯大聯盟在當地的實力,這么一來,軍隊是自己的軍隊,用起來也更加的得心應手,不用顧慮太多,到時再吸收那些看不到勝利希望的反抗軍加入,也更加的容易。
如果不是怕操之過急,擔心冒冒然派出以尼根士兵為主的聯盟軍進入沼澤地會引來當地人的敵視,陳劍絕對會讓艾絲瑞娜帶上幾個主力軍團殺進沼澤地。
但武力介入,只是為了保障聯盟能更好的擴大影響力而已。
“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
借用以前看過的一句話,陳劍這樣對自己的泰塔利亞戰略方針做了總結,他在尼根就是這么做的,現在,在那片大沼澤中,他也打算這么做,或者說,他也只能這么做,事實上,陳劍在泰塔利亞的戰略目標,是有兩手準備的。
能占據那片沼澤地固然是最好,但如果實在不行,陳劍也不會強求,迪雅的亡靈法師,埃拉西亞帝國,還有布拉卡達王國,都是大陸上的老牌勢力了,單是一個都很難應付,更不要說同時應對三個了,聯盟雖然每天都在變強,但陳劍還沒有狂妄到認為聯盟現在已經有實力同時與這三個對手交戰并獲勝。
所以陳劍的保守計劃是,不能征服土地,那就先征服人心,只要能讓大部份泰塔利亞人心向聯盟,愿意加入聯盟,那么他在泰塔利亞地區的戰略目標就算是達成了,他要的,就是通過泰塔利亞地區的戰事,讓世人認識到聯盟是一個什么樣的國家,他要讓世人知道,有聯盟強大的武力和國家機器做保障,種族平等,并不是一句空話而已。
勝利并不只是在戰場上靠刀劍拼出來的。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所謂的道,就是道義,就是人心,征服了人心,就得到了大勢,大勢所趨,那就是天下順之。
或許在這個劍與魔法的世界里,沒有人能像來自地球的陳劍那樣系統的了解人心在施政和戰爭中的巨大的作用,威力驚人的魔法和強戰種族,各種各樣神奇的寶物和神器,讓這個世界的人過于追求那種流于表面上的力量,而忽略了人心的作用,他們重視武力,推崇魔法,制造一件又一件威力無窮的神器寶物,卻沒有意識到,人,才是這所有一切的根本。
從某種意義上說,陳劍是站在不同的戰略層面上和敵人展開一場并不對等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