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瑟琳退位之后,由于各種各樣的事件一直不斷,埃拉西亞軍本就士氣不是很高,如今又一再的敗于名不見經傳的恩塔格瑞軍,士氣當然更受打擊。
在泰塔利亞沼澤,埃拉西亞軍無法取勝,大家可以接受,畢竟亡靈法師們的強大早就已經深入人心,當年就算是凱瑟琳,收拾這些亡靈法師也費了不少勁,最后也只是擊敗而無法將其徹底消滅,可見亡靈們實力不弱,加上沼澤地不適合騎兵作戰,打的艱難一些,也不是不可以理解。
但恩塔格瑞帝國不同啊,這只是一個剛剛立國的新國度罷了,而且還是在尼根立國的,上次大戰,尼根領主聯軍雖然用詭計奪取了帝都斯坦德威克城,可是后來卻是被凱瑟琳重組的埃拉西亞軍打的落花流水,實力大損,灰溜溜的逃回了尼根,如果不是海底隧道像迷宮般復雜,讓埃拉西亞軍不得不放棄了追擊,埃拉西亞帝國指不定就已經殺到尼根,將尼根一舉平定了。
而且這些年來埃拉西亞帝國在凱瑟琳的整治下欣欣向榮,尼根領主們卻是戰火不停,亂斗連連,內耗相當嚴重,恩塔格瑞帝國即便接手了尼根,想來實力也不至于太過強大才對。
可是埃拉西亞軍卻在這個廢墟上重建的帝國的軍隊手上連戰連敗,海軍不如人,大家也認了,畢竟海軍的糜爛大家都心里有數,可是在拜爾德斯,在哈蒙代爾,埃拉西亞軍的失敗就無法讓人接受了。
更重要的是,這些失敗的原因,還不是因為恩塔格瑞軍使用末日審判魔法這樣的大殺器。
普通的士兵和平民可不知道這些戰斗之還有著那么多的彎彎道道,他們只知道,一向強大的埃拉西亞軍,在正面的交鋒,敗給了恩塔格瑞軍。
如果不是精靈王國的失敗更加顯眼一點,從側面讓人們明白了恩塔格瑞帝國確實有點手段,實力也不是眾人想像的那么弱小,埃拉西亞帝國此時的民心士氣,弄不好還要更低一起。
然后是帝國反抗勢力的壯大。
在埃拉西亞帝國之,恩塔格瑞帝國及其所推崇的種族平等的理念,由于恩塔格瑞軍的連連取勝,影響力正在逐漸的擴大著。
埃拉西亞帝國的人口以人族為主,但人族也并非就是鐵板一塊的,龐大的人口基數,讓帝國之有著許多與當政者不同的聲音存在,而種族平等這個口號,也不是沒有人喊過,只是在以前,除了那些喊出這個口號的人之外,其他人誰也不當這個口號是一回事。
但是現在不同了,由于恩塔格瑞帝國的異軍崛起,以及其一直不停表現出來的強勢,在帝國各地,這個口號正在得到越來越多的人認可,而且很多另有居心的家伙在現了這個口號開始變的有用之后,也轉而開始借題揮,打著這個口號展自己的實力,獲取更多的支持,而且有情況表明,帝國之有人正在暗配合著恩塔格瑞軍的行動,試圖對這些勢力進行整合,雖在目的不明確,但總歸不是好事。
如果這些人成功了,那帝國內部說不得又要亂上一亂。
不過相比反抗勢力,帝國另一股勢力的壯大更讓肯達爾憂心忡忡,那就是凱瑟琳派,這個派系在凱瑟琳返回恩洛斯大陸之后,由一些對肯達爾和新皇感到失望的現役或是退役的帝官組成,他們偷偷的策劃著將凱瑟琳重新迎回帝國,他們不再認可如今的新皇歷山德,對肯達爾更是不滿,這些軍官堅定的認為,是歷山德的不作為和肯達爾的專橫,造成了如今帝國的困境,而要改變這種狀況,就只能是設法迎回凱瑟琳,讓她重登皇位。
在凱瑟琳派的眼,凱瑟琳才是這個時代唯一能讓埃拉西亞帝國重現輝煌的偉人。
原本凱瑟琳派影響力并不是很大,肯達爾在軍還是很有威望的,不過各地戰事的不順的卻是讓這種情況生了變化,帝國的每況愈下也是讓肯達爾漸漸的失去了以往的光環,這讓凱瑟琳派有了展的條件,而埃拉西亞帝國屢敗于恩塔格瑞帝國,更是加劇了凱瑟琳派的壯大,因為許多軍官認為,埃拉西亞軍現在連恩塔格瑞軍都打不贏,是肯達爾的錯誤判斷所至,這讓他們對肯達爾大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