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國都,長安金殿。
自絕影堂暴起剿滅棲霞堡一事傳遍天下后,朝堂之上便多出了一道日常慣例。
百官齊奏,懇求天子降下雷霆之怒,嚴懲目無王法之血海,以正天地,以撫民心。
雖說玄宗李隆基近年來因寵愛貴妃楊玉環,許多時候甚至輟朝不出。但這些時日來,哪怕面對著空蕩蕩的皇權龍椅,百官依舊鍥而不舍。三省六部中,今日一個尚書,明日一個侍郎,或呈奏,或跪諫,皆會提出這么一個請奏,也總會引得各文臣武將響應附議。只是多日過去,天子卻仍舊未作出半點回應,也令局勢就此持續,未見絲毫緩解。
這日,亦是如此。
辰時剛到,大明宮上早已百官齊至,便要準備又一天的群臣共諫,哪怕今日李隆基仍不上朝,亦無放棄之意。
不覺,已到上朝之時。
朝樂響起,殿中肅穆,眼看便是內監宣告天子降臨,山呼萬歲一刻。
“眾卿家,今日應是仍要舊話重提吧?”
略帶幾分厭煩的威嚴聲音響起,殿中俯首恭迎圣駕的文武百官心中皆是一顫。只是按朝中規矩,圣駕之前不得隨意抬頭,這才讓他們仍舊保持著如今這般姿勢,靜候圣上諭旨。
雖已近七十高齡,但身處朝堂,李隆基依舊不敢有半點松弛。在高力士攙扶之下緩步走到龍椅前,端端正正坐下,這才再望向面前群臣:“各位卿家連日所奏,朕已知曉。今日仍要如此么?”
李隆基話音落下不久,一名文臣已走出隊列,伏拜于他面前,正是吏部侍郎羅崇山:“啟奏陛下,血海絕影堂自恃有太宗、高宗兩位先皇加封,日益跋扈。棲霞堡多年來為社稷立下無數功業,堡主段環山一直兢兢業業,為國為民,如今卻因莫須有之罪名受其殲滅。若陛下再不對程游陸、風寒意施予裁罰,只怕待其野心彰顯之時,又會再出一個秦鏡生霍亂天下。還請陛下明鑒。”
羅崇山剛剛說完,已有一名文臣走出:“崇山侍郎所言甚是,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