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很飽滿,現實很骨感。
開鑿一套完整的地下水道系統,其工作量,比起之前開鑿三峽運河還要大的多。
巴黎地下水道從十八世紀中葉開始,就修建了600多公里,隨后還在不斷的延伸中,直至今日,差不多長達2400公里。
整座地下水道,就像是一個錯綜復雜的巨型地下迷宮,但是光有長度也不行,這些地下水道,跟地面的街道一樣,會被嚴格管理,每一條下水道都會標記著門牌號和街道號,在巴黎,如果你不小心把鑰匙或是貴重的戒指從浴室地漏掉進了下水道,是完全可以根據衛生間的位置,順藤摸瓜把東西找回來的,而且這項服務還是免費的,你只需撥打一個電話。
任何一個偉大的工程,設計者都會不厭其煩的完善細節,精益求精,人性化的設計會讓人不由感到驚嘆,同時,偉大的建筑,也一定是以人為本的。
孫易建立的小城池,要比巴黎要小很多,但是,要挖掘的地下水道長度,也有一百多公里!
遠遠超過了之前挖掘三峽運河的長度。
之所以工程量這么大,還是因為孫易考慮到以后霍格沃茨和天湖城遲早都要完善地下水系統,索性就在三地之間,計劃建設一個地下水廠,同時也把天湖城和霍格沃茨的地下水道的施工位置,給預留了出來,方便以后擴建。
村通水,村通電,村通網。
這是孫易在天湖城準備實現的三大目標。
王富將工人們分為兩撥,一撥由他率領,在劃定的區域壘砌城墻,而另一波,則由孫易和潘金蓮共同率領,來到了天湖邊。
“孫大師,這天湖都快完全成了你的產業了。”
一個工人打趣的說道,雖然孫大師名望身份在天湖城都極為尊貴,但他一點也不居功自傲,跟工人們還是能打成一片,因此工人們也喜歡跟他開玩笑。
孫易哈哈大笑,“天湖是上天賜予咱們的寶藏,我們自然要好好利用它。”
現在天湖的東邊是帆船酒店,南方是湖濱度假村,西邊是新開辟的茶園和農場,東南方還有一座霍格沃茲學校,他修建的設施和房屋,都快要把天湖給包圍起來了,難怪大家都說,這天湖要成了他的產業。
孫易看著面前這些年輕人,他很喜歡這些家伙求知若渴的樣子,于是便找了一處高地坐了下來,侃侃而談,“這水里面還有很多資源沒有開發!比如我們可以利用湖面做光伏發電站!開水底餐廳和游樂場!也可以建一個水產品養殖中心!但這些咱們以后都慢慢來,現在,咱們的首要目標,是在這里建一座完善的水庫系統,也就是俗稱的自來水廠。”
他這么一說,工人們覺得奇怪,這水哪里沒有啊?城里面每條街道都專門挖鑿了井,足以滿足百姓的需求,另外就算是干旱了,還可以到天湖開取水,干嘛要廢那功夫,專門建自來水廠?
不理解就算了,但更多的工人都在擔憂,有一個人有些為難的說道:“水庫系統?孫大師,我們都沒有聽過啊,這要怎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