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途徑,最好的方式就是建立電站!
發電的方式有很多種。
運用最為普及的,還是火力發電站。利用燃燒煤炭、石油、液化天然氣等燃料產生的熱能,使鍋爐水管中的水受熱成為高溫高壓的蒸汽,并推動汽輪機轉動,進而帶動發電機發電,簡單粗暴又高效,而且在這異世,根本不用考慮什么環境污染大氣排污的問題。
除此之外,還有利用水力,風力,太陽能的發電方式,綠色環保,但造價更貴,效率也比火力發電站差一些。
另外還有新型的發電方式,比如利用潮汐能,生物能,地熱能,海洋溫差等等等等,不過那些都不適合天湖城這片區域。
最高級的當屬核發電站了,而且是一勞永逸,建好一座之后,根本不用考慮什么擴建的問題。
孫易當初在建光棱塔的時候,就開始設想了,什么時候,把紅色警戒里的核能發電站也造出來?
建一座核能發電站,一共要二十億積分!
沒辦法,以孫易現在的生產力,根本不可能完成這核能發電站,全都要靠系統的加速建造,而且,很多設備和建造,都得使用黑科技的材料!
這樣一來不貴才怪!
孫易思來想去,還是決定從現實出發。
核能發電站雖然很美好很高大上,但是現在真的是建造不起。
孫易已經做出了決定,要建一座風力發電站!
天湖城這一帶地勢獨特,往北,是一望無際的平原,平原上雖然有風,但全都散了,但偏偏在天湖城這邊,有一道橫貫千里的金頂山脈,山川聚風,風在此處匯集盤旋,風來則雨多,雨水匯聚成天湖。
因此此處的兩座城池,天湖城,青嵐城,光從名字,就能看出這邊的氣候特征。
總歸一句話,這一帶的風力資源極為豐富,非常適合做風力發電站!
光棱塔本身有太陽能充電,再加上風力發電站的持續供能,光棱塔的火力一定可以大大提高!
孫易說干就干,第二天,就帶上隊伍出城了。
這一次,孫易還請來了天湖城里最有經驗的農夫。
想知道一個地方的氣候特點,這得問當地的老農民!
“此前三里地處,有一個名為回龍彎的峽谷,常年風沙不止,很是險惡,一般人都不敢靠近。”
當隊伍行到金頂山脈邊上時,一個老農停下腳步說道。
另一個老農民也附和道:“王伯說的極是!這回龍彎是這一帶風最大的地方,莊稼在這一帶都長不出,也沒人敢住在這里,常年受風吹,要落下病根,孫大師,您當真要在這里建房子?”
孫易道:“這房子建了不是給人住的,跟咱們三峽大壩一樣,建了是用來保護天湖城的。二位大爺,咱們去那回龍彎看看?”
兩個老農忙不迭的答應,“孫大師既然要去,咱們跑斷腿也沒怨言啊,這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