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易默默點了點頭。
雙方在商談中達成了一致,天湖城邦按照協議中規定的數額年年進貢,望曦國則在其能力范圍內,為天湖城邦提供武力庇護,并保證城邦主權不受任何勢力的侵犯。
這是一個雙贏。
對望曦國而言,一個小小的天湖區域,就算是打下來,得到的好處也不一定就比得上進貢的價值。另一面,庇護天湖城邦,也不是一件天大的難事,畢竟這里已經有了穩固的城防系統,所謂的庇護,更多的是借助望曦國的威名,對周邊勢力進行威懾。
而對天湖城邦來說,那真的是撿到便宜了,沒有望曦國庇護,那天湖區域可謂是四面楚歌,隨時都有可能遭遇來犯,一年花兩百萬積分來買平安,已經是非常劃算了,更別說還有商道開辟這種意外收獲。
因此,無論是孫易一行人還是晁太初,都對這次商談的結果十分滿意。
晁太初在天湖城逗留了十日,一邊游賞當地風土人情和奇異建造,一邊也了解了不少孫氏造物,為以后的在望曦國擴展商路做準備。
分別之際,晁太初忽然停下腳步,轉頭說道:“孫大師,前些日子你們天湖城面臨危機,我還以為你會上京向我求助,沒想到你們自己硬是扛了下來,我還是低估了你的實力和潛能啊!”
對方忽然說起這一番話,讓孫易心中頓時警覺,難道說,自己的發展,已經讓晁太初感到緊張了嗎?
“運氣使然罷了,若不是望曦國突然發難,我們肯定拖不過冬天,就被許公延給破城了。”
晁太初盯著孫易半晌,忽然哈哈大笑,登上華蓋寶車揚長而去。
等到晁太初一行人漸漸走遠,孫易這才舒了一口氣,發覺手心里全都是汗,這個晁太初,每次相遇都給他帶來一種莫名的危機感。
晁太初走后沒多久,望曦國果然履踐諾言,昭告天下,承認天湖城邦的地位,并表示將與天湖城邦永結同好,精誠合作,互通往來。
一石激起千層浪,在望曦國和原衡照國境內,掀起了軒然大波。
在衡照國境內,仍然有大量的勢力未投降,甚至有的城主都已經自立為王,他們早就看上了天湖區域,想要將之吞并,以壯大自身實力,可望曦國昭告天下之后,這些蠢蠢欲動的勢力,頓時就平靜了下來,天湖區域邊緣那些鬼鬼祟祟的身影,也消失得無影無蹤。
然而,這道詔告,給更多的人帶來的是希望。
戰亂席卷全國,帶來的是無窮無盡的災難,萬千子民流離失所,天湖區域,就像是狂風中最后的一盞燭火,是這些原衡照國流民的光明所在,在詔告發布之后的第二天,就有一支流竄的難民來到了金頂山脈,被山脈中的天湖駐軍發現,接入城中安置。
有了第一批,很快,第二批,第三批的難民源源不斷的從四面八方趕來,天湖議會也適時的傳出了消息,天湖城邦,愿意收留任何身世背景清白的難民。成為城邦居民之后,不但每人都可以得到衣食住行方面的妥善安置,就連身份地位都和原住民相同,哪怕原先便是奴役身份,在天湖城邦里,也將恢復自由身!
這個消息放出去之后,前來投靠的人越來越多了,到了春末,天湖城邦里,就已經多出了十萬人!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