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霞祠是泰山著名的風景區,位于泰山極頂南側,是一組宏偉壯麗的古代高山建筑群,背后山峰陡峭高聳,十分壯觀,整個祠觀浮現在云霧之間,冬天時則常有霧凇奇觀,非常漂亮。碧霞祠由大殿、香亭等十二座大型建筑物組成,整個建筑以照壁、南神門、山門、香亭為中軸左右對稱,南低北高,層層遞進,高低起伏,參差錯落,遠遠看去仿若人間仙境一般。
陳智一行人遙看著前方的美景,向正門走去,小鄭此時職業病爆發了,邊走邊自言自語的介紹起來。
“這碧霞祠可是俺們這地方的神殿,景致也美的很,春天能看到山間的桃花和梨花,夏天山頂翠綠。碧霞祠的大殿上有瓦壟三百六十條,那是為了仿效周天之數。這里的蓋瓦上的神獸,那都是純銅鑄鍍金的,你們看,那檐下是乾隆帝親手寫的巨匾,…”。
“行啦!”,胖威打斷他道,“我們不是來看什么鳥皇帝寫的巨匾的,你快告訴我,那個什么玉女池在什么地方呢?”
小鄭此時感覺到有些不對勁,不解的問道。“你們不是啥研究隊的嗎?來泰山不研究碧霞祠,只想看那玉女池?”
老筋斗這時忙接話道:“小兄弟,我跟你爸說過了,我們這一隊人,這次來是專門來做水質勘測的,具體你也不懂,就別問了,我們快去玉女池吧!”
“哦!”小鄭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沒有繼續向大殿走,而是向后方繞去。
原來,那泰山玉女池并非在碧霞祠內,而是在碧霞祠西墻外的一處空院里,據說,這里原為一處天然的水池,漢代的時候,被砌成了方井。那方井后面的崖壁上,刻著玉女池三個大字。
而那方形的井口處,卻蓋著一塊很厚的大方磚。
陳智環顧了一下周圍的環境,周圍是一個簡單的大院落,地上沒有一塊地磚,全是泥土,而墻角處卻幾個顯眼的攝像頭,將這院內的情景一覽無遺。
而這井口上的大方磚,沒有幾個人根本就搬不動。
“這是什么回事兒?”陳智輕聲問老筋斗道:“這井口上難道一直都壓著石頭嗎?那之前,我們的技術人員是怎么把試紙放進去的?”。
老筋斗對現在的這個情況好像也沒有想到,他撓了撓頭說,之前山上的行動我沒有參與,全都是遠程遙控。不過我想,這塊大方磚肯定是這幾天才壓在井口上的,否則我們的技術人員跟我匯報時,一定會提及此事。”
老筋斗說完撥了一下手機,沒有信號,說道:“你們在這等著,我進去看看他們的館長在不在。”
剛說完,只見一個干瘦的黑老頭兒,從西墻的后門走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