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風卷著雪花圍著她的身體呼嘯而掠,漸漸變成一道極清晰的雪束,圍著她的腰身不停地高速旋轉。
風灌白裙,飄帶后揚,獵獵作響。
扶奚手中流影劍已注滿天地元氣,劍身上已形成一道耀眼藍芒,她已做好迎接那一箭的準備。
眼看還要三十丈距離就要劍與箭短兵相交時,只聞晴空一聲霹靂厲喝:“慢著!”
話音落,人影閃。
李賢的速度更快捷,身法更詭異,偏是不覺有半點風聲或勁氣破空的應有嘯響,居然后發先至,一眨眼的功夫便已立在扶奚身前。
其身形移動接近于光速,似幻覺不可想象。
似乎不需要時間,可以無視距離。
“枯榮境!”
扶奚嬌軀輕顫,眼里升起一道駭然之色。
關于天下三界修行境界的等級劃分,從上古時期流傳下來的“龜甲記事”中已有明確記載,她是非常清楚的。
太古鴻蒙,盤古開天辟地,兩分陰陽,并以無極之氣虛化萬物。惟憂后世蒙昧無知,不解天地奧秘,故以神識意念載于“河洛天書”。
遠古時期,天賜祥瑞,人祖伏羲于洛陽東北角的黃河邊上,看見神獸龍馬、玄龜分別馱出“河圖”與“洛書”兩幅神秘圖案,視為“無字天書”。于是,他將“河洛天書”的圖案鐫載于兩塊羊皮卷上,深入研究。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俯仰天地,周查萬物,最終心有所悟,并以“時間為陰、空間為陽”畫出先天陰陽八卦,從此石破天驚,修行之道由之濫觴。
傳至上古,軒轅、蚩尤分而奪得“河圖”與“洛書”,二人天賦異稟,分別掌握了天地清濁二氣之修行法門,各立門戶,分別封號黃帝與炎帝。最后,二帝于涿鹿之野決戰,黃帝殺死了與他瓜分天下的炎帝,“河洛天書”再次合而為一,自此大統華夏。
事后不久,黃帝根據善惡、正邪正式將神州大地分別劃分了神仙天界、魔巫冥界、人間凡界,并將修行境界統一分為九等,依次為:開元、問道、舍惑、洞虛、空谷、枯榮、從化、圣閑、神隱。同時,將修行之法、養生之道、藏氣之術編著于經書十八卷,后人稱之為“黃帝內經”,乃流傳于世。
最后,黃帝得到昊天上帝之冥冥指引,祭出“河洛天書”,帶領正義賢善一派飛升天界,建天廷、封神位;反之,將蚩尤為首的妖魔鬼巫一派封印魔界,造地獄、囚魔意。
神州浩大,世間繁華,從此之后凡人、妖獸開始修行,夢想飛天的奇人異物數不勝數,但修行等級越往上破境,卻是十分困難。
神隱境,便是破碎虛空之后的神仙,與天地同壽。自黃帝封神之后,世間凡人只有修仙一途,方可飛升天界。在歷史的長河中,至于有多少凡人最終能夠修得正果而飛升,因史無記載,其數不得而知。
圣閑境,煉虛合道,接近于神,近乎于仙。當今世上區區數位,他們基本上神龍見首不見尾,百年難得一見,卻是各領風騷數百年。
從化境,煉神化虛,半神之體。他們要么是皇家供奉的道佛領袖,要么是位列朝堂的征戰將帥或封疆大史,要么是一派之尊的巨閥之主或江湖掌門,基本上算是整個神州大陸的超級強者。
枯榮境,煉氣化神,呼應天地自然,通曉生死之道,一念生一念死,是修行界的強者、翹楚。
扶奚一瞬不瞬的盯著這位傳奇而神秘的先太子李賢,只見對方三十年紀,身高八尺,猶如松柏,面容俊美,眼神冷酷,唇上留一抹濃黑而文雅的小胡子,全身上下散發著瀟灑閑雅的高貴氣質。此番形象,正如宮中畫像一模一樣,真假難辨。
眼前的李賢仍然還保持著十六年前的雄偉風姿與容顏,時光對他來說只是昨天與今天。
扶奚驚詫之時,倏地雪風起,火光落,凜冽之中浸透著一股霸道而凌厲的赤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