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弋心中一陣感動。
出谷之后,遇見扶奚,這或許是他目前最幸運、最開心的事情。
自出生以來,扶奚此刻的溫柔與關心卻像一道燦爛的陽光,穿過蔽天遮日的烏云直射進他心坎去,撫慰他因父母死亡、天生魔胎受到重創的脆弱心靈,也自然生出與她促膝談心的美妙感受。
靜默半晌后,扶奚秀眉輕蹙,神色變得凝重起來,忽又深深呼出一口悶氣,正如封弋所言,鳳血、外經這二者可都是當世絕跡之物。
鳳凰,百鳥之王,與麒麟一樣雌雄同體,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食,非醴泉不飲,能給人間帶來祥瑞。然而,鳳凰在世間均是每隔五百年一見,而且非是極其有福有緣之人不得相遇。
據傳,當今女帝在鳳鳴齋修行之時,有緣巧遇鳳凰棲于千年梧桐上,奉天承運得其鳳血洗髓,現在不僅位居天下之主,而且還是傳說中的不死之身,無不讓人羨慕。
也正因如此,要等到鳳凰再臨人間,恐需要等上五百年。
此外,關于《黃帝外經》的傳說,扶奚也是略知一二。
相傳在黃帝的指示下,集倉頡、雷公、岐伯三人之力,花了整整五年時間,終把名醫俞跗的醫術成果整理出來,最后由倉頡纂成卷目,共三十七卷,以神識之音刻載于“玄武甲牒”上,命名《黃帝外經》。
內經傳播修道養生,外經傳承疑難診術,二者互為表里,互相補充,堪稱珠聯璧合,相得益彰。
黃帝外經一直僅以“玄武甲牒”孤本存在,自倉頡后幾經輾轉易手。之后,關于外經的官方記載,僅首現于《九州史記》卷三十,卻惟不見錄經文。
扶奚秀長的睫毛忽然一陣抖動,美眸射出精湛的彩芒,沉吟片刻后,柔聲道:“古時大地被洪水所淹,大禹探用疏導而不是乃父圍堵的方法,才解去了水災之禍。封弋你體內的道魔雙氣也是有若洪水,唯有疏通之法,才可將洪水化去,引為已用。”
封弋一對星目異采爍動,之前不是沒有想過此法,但是最終連孫古道爺爺都沒有找到其疏通之法門。
那晚當一劍梅一劍刺中自己胸口時,不知為何會激起道魔雙氣的突然宣泄,此離奇異像讓他現在仔細想來,確實有如扶奚剛才所說的疏通之效,不僅能化為已用,還可護體保命。
只是這疏通之法算是屬于丹田化氣修真一脈的旁門左道,涉及道魔雙氣之間如何提純、融合的無上秘竅,以目前他的認知與閱歷,仍是一時之間無法想清。
徒想無益,這個答案看來只能找到傳說中的《黃帝外經》才能揭曉。
難道說二月二,蟠龍山上真的有他要找的機緣?
封弋被自己的大膽想法所震驚到。
扶奚表面不露任何情緒起落的神色,微俯向前,輕輕道:“封兄,你受了一劍梅犀利的一劍,不知現在身體感覺如何?”
春風拂面,猶如情人的手。
封弋從思考中回過神來,聞弦歌知雅意,以微笑回報道:“你是否打算棄水路而走山路?如此甚好,你我皆有重傷在身,近日內實無戰斗力。走山路的話,不僅能躲開火輪邪教在下一個渡口的截殺,而且有白光虎在山林帶路,縱使千山萬水,也必能安全抵達蜀郡王府。總之一句話,你走哪,我跟哪。”說完,他精神一振,緊咬牙關,略顯艱難地掙扎著站立起來。
做為男人,必須在女人面前堅挺,無論何時、何地!
扶奚對封弋敏銳的洞察力暗暗折服,見其忽然起身,“呵”的一聲驚呼,隨之而起。
急速趨步往前,伸出纖柔雪白不屬塵凡的玉手,一把溫柔地扶住封弋的右臂,助他穩住傷體,一邊輕輕責詰道:“我們又不是馬上就走,你這么著急起身干什么?你看,是不是弄痛了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