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把總說一個叫金昆,一個叫什么老扁擔。
竇師爺立馬心驚肉跳。
---------
原來,張仕卓就是老扁擔。
竇師爺名有義,家里本來是軍戶。他當兵時,張仕卓正是他的隊尉。
竇家大姐與張仕卓素有情意,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可是鄭氏大公子當時也在軍中,看上了天生麗質的竇女,一門心思想娶回家。竇父畏于鄭氏的權勢,也貪圖鄭氏的富貴,就將女兒嫁給了鄭大公子。
張仕卓一怒下,大鬧竇家,卻被鄭大公子打成重傷。再后來,鄭大公子略施手腕,張仕卓被收拾得極慘,別說軍爵,便連軍籍都沒了,成了無根無腳的流子。
竇家攀上鄭氏后,就脫了軍籍,遷到坐望城,竇有義也慢慢混得風生水起。
結果張仕卓陰魂不散,也追到了坐望城。鄭竇氏知道后,就哭求兄弟關照他。竇有義才替他用老扁擔的名字辦了城中流籍。
后來,張仕卓數次有求于竇有義,包括給幾個流孤辦流籍。竇有義不勝其煩,卻礙不過面子,只能勉為其難;當然每次辦事,張仕卓也都給了點好處。
難道打劫安國王子的就是張仕卓?當時竇師爺聽了鄭把總的話后,嚇得半死:張仕卓可就在自己屋里啊!
竇師爺第一個念頭,是把張仕卓拿下,交上去立功。只是想到這些年沒少收他好處,擔心會被反咬一口。尤其是那幾錠銀子,只怕就是安國王子的失物!
竇師爺就打起了讓張仕卓徹底消失的主意。他叫上外甥和褚守白,風風火火地趕回竇宅,結果一問之下,張仕卓已經離開了。
--------
竇師爺無功而返,就有些氣急敗壞,才進安撫司大門,卻見一個衙役正在原地打轉。
衙役說先生你可回來了,剛才有線人來報,城北老字號“客再來”外,有個少年與海捕文告上的金昆很像。
竇師爺一疊聲質問:怎么沒去拿人。
衙役說安撫司人馬沒剩下幾個,就公推了一人,跟著線人去盯梢,其他人都留著等援手。
竇師爺明白衙役們是有心立功卻沒膽抓賊,心想自己身旁有三品高手褚守白,于是傾巢出動,直撲客再來,把金昆綁了回來。
一番試探后,金昆不知道張仕卓是誰,也不知道老扁擔和竇師爺的關系。但是竇師爺生性狐疑,對金昆也起了殺心,以防將來牽扯出自己。
陶守備下過命令,不準傷了疑犯。竇師爺卻打得一手好算盤,煽惑起了鄭把總的殺心。不想還沒弄死金昆,卻被沈成師兄弟沖入大堂,還被抓了個濫用私刑的現行。
沈成當時簡單幾句“到此為止”,竇師爺哪里敢信,心中真是又驚又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