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金昆以弱對強,能戰到這地步,足以為傲了。如果顧巍浩的道力、經驗真能退回副四品,就算兩人持兵器,又互有攻守,這賭試在安國王看來,勝利也肯定屬于金昆。
更何況,金昆入武府不過三月,就學到這么多劍法、還能運用到這地步,假以時日……
想到這里,安國王怦然心動:顧巍浩是西寒武道新一代翹楚,金昆潛力卻明顯勝出,又與沈功年紀更相近,豈不是說——金昆更適合擔當少尊衛?
--------
安國王當下便要叫停,好給金昆個臺階下,不想還沒出聲,場上已經風云突變:金昆不再游走,而是再換劍法,刺出了離奇至極的一劍。
這一劍,之所以說它離奇至極,是因為它又慢又歪,太過無理,居然連安國王也看不懂!
別說安國王了,連王三擋也沒看懂。他心思與安國王大同小異,也認為金昆雖然眼下必輸、日后成就卻不可限量。他也在琢磨如何叫停賭斗,不想金昆突然使出怪招,以他武道見識之廣,竟然從未見過。
王三擋大奇,正要搜腸刮肚思索這是什么劍法,心念電轉間已經反應過來:這哪里是什么劍法,分明就是簡單的一刺而已!便是街頭上隨便拉個人,再扔給他一把劍,都使得出來這招。
這一刺自然奈何不了顧巍浩。只見這位少尊衛側過身,輕輕巧巧地便要讓過去。
令王三擋萬萬沒想到的是,顧巍浩才發力,金昆緊跟著一式“梳云掠月”,竟如事先商量好一樣,提前把顧巍浩幾處去路盡數封死。
這局面,就好比兩位棋手較量棋藝,輪到了顧巍浩落子。可是無論他走哪個子,下一步都要面臨對手的死將。他招數將盡,已來不及趨避,情急下揮起手臂,以護腕格開了金昆劍鋒。
沈成認得這護腕是仁鋼所鑄,其實是件二品武裝。要是這護腕算武器,顧巍浩其實已經輸了賭約!
說時遲,那時快。
只見金昆一劍接一劍,劍劍守株待兔,招招料敵機先,有若智珠在握,直如劍神附體。有的招數是前面用過的,諸如望月劍法、柔水劍法等等精妙劍法,有的卻明顯是臨時起意的劈砍掛刺,卻同樣妙到毫巔,將顧巍浩死死壓制住。
片刻前,顧巍浩還明顯技高一籌,到了眼下,局面卻突然反轉。仿佛這位武道俊杰的每一次守御,都落入了金昆的算計,束手束腳,簡直就像剛習武的孩童,遇上了極富經驗的武師……
別說杜嬤嬤了,就連安國王、王三擋這兩位大高手,也看得滿頭霧水,實在想不明白:形勢為什么會急轉、金昆憑什么突然強橫至斯?
--------
安國王難免猜測:難道有高人正暗中指點金昆?難道是傳音入密?
傳音入密是王階風術,西寒沒有王階風修,自然無人能施展此術。但國中有一人能煉制密語法器,正是沈成的師父鐵松客。
安國王便默運玄功,細細體查后,確信附近絕無不速之“客”。此疑方去,他又另生懷疑,便傳音給王三擋:“三弟,你指點過此子武道?”
王三擋也是盾修,單論防御上的造詣,絕不遜于顧太師,因此安國王才會如此懷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