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這里是大牢,關的都是階下囚,否則就云學知在墻壁寫的這些就足夠他殺頭了。
這三方勢力,云學知最開始懷疑的是大理寺,原因是在他接手案
件之后,大理寺非但沒有什么有力的幫助,反而是處處阻撓。
這讓大理寺成了云學知第一個懷疑的目標。
但一番調查之后,云學知發現大理寺與唐懷安,甚至是淮王都沒有什么直接的沖突。
淮王雖然是宗室勛貴的成員,但卻遠遠算不上是勛貴集團的核心人物。
大理寺,也就是蘇黨,完全沒有理由只因為黨爭去殺害一位勛貴,除非唐懷安手里握有蘇黨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但僅憑唐懷安這樣一位宗室庶子的身份,還遠遠接觸不到這樣的秘密。
如此一來大理寺沒有動機,嫌疑便大大降低。并且大理寺不愿在此事上出力也就有了解釋。
而到了這里,云學知便又發現耀宗皇帝的態度很奇怪,宗室被害,非但不上心,還明里暗里向朝堂上的其他勢力透露出一種想要潦草處理的模樣。
而在這個時候,云學知勘察現場發現了一件可疑靈器,之后就有了陳天當時跟蹤云學知到黑甲區,看到云學知與武大奎見面的一幕。
云學知將這件靈器交給了武大奎,幾天后,武大奎得出了靈器乃是遺族靈器的結論。
云學知第一時間上報了耀宗皇帝,認為有遺族混入帝都,對唐懷安行兇。
當然,這件遺族靈器也有可能是唐懷安自己的,但懷疑一名皇室宗親與遺族有染太過敏感,云學知當然不會這樣做。只要他將這個發現報告上去,皇帝自然也會想到這一可能。
果然,沒過多久耀宗皇帝便派親信密會了云學知。
然而讓云學知想不通的是皇帝竟然否定了他這一結論,并且讓云學知不要在這一「錯誤方向」越走越遠,要珍惜時間發現更多有用的線索。
而在最后,皇帝的親信還說了一段讓云學知至今都沒有想明白用意的話。
「主子說了,馬上就是秋狩了,云大人要盡快破案,不要影響了大局」
云學知當時想不明白,秋狩年年舉辦,勉強能算是當前的一件大事,但大局又從何而說秋狩何時成為了讓皇帝都如此上心的大事了而親信所說的大局又是什么局唐懷安案又跟秋狩有何關聯
當時云學知始終不解皇帝的用意,直到那天九兒代表長公主來見自己,他才又有了方向。
當時九兒走之前對云學知說「唐懷安之死并非簡單命案,大人可以從他之前所做之事下手,看看會不會有什么收獲」
唐懷安死之前負責的不正是秋狩么
云學知當時腦海中雷光乍現,似乎有一個皇帝所謂的「大局」出現在他的面前,而其中的關鍵點正是秋狩。
從這之后云學知開始了大膽的猜想
秋狩是每年皇室成員的狩獵活動,參加的成員都是皇室成員,而這些年以鎮南王為首的宗室勛貴在朝堂上逐漸勢強,是否已經觸及到了耀宗皇帝的底線
耀宗皇帝或許能夠容忍朝堂上蘇黨和魏黨做大,甚至樂得再扶持一個趙黨來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但宗室勛貴不一樣,鎮南王甚至是一個可以威脅到耀宗皇帝皇位的人物。
那秋狩有沒有可能是耀宗皇帝設的一個局一個專門針對宗室的局。
而作為負責秋狩的唐懷安發現了什么,所以招來了殺身之禍
如此分析,與皇帝親信的那場密會就說的通了,最后那一番話的用意也就可以解釋了。
耀宗皇帝就是想要自己潦草結案,暫時給淮王一個解釋,拖到秋狩之后,這一切都不再是問題。
到那時淮王即使沒死,也不敢再提唐懷安的案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