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你覺得3G是未來嗎?”
“當然!”
李澤巨毫不遲疑道。所有人都知道3G是未來,但沒有人知道它是否到了大規模應用的時候。
而且,在商界有一個眾所周知的定律,科技領先同行半步的企業取得成功,但領先一步就是失敗。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銥星計劃和協和客機。
“根據摩爾定律的說法:在價格不變的情況下,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換言之,每一美元所能買到的硬件性能,將每隔18-24個月翻一倍以上。這意味著我們手機、電腦、電視的性能每一年半到兩年性能就會增加一倍。硬件的性能增加了,對于通信性能的要求自然也會更高,而目前最被人期待的通信標準就是3G。所以,從長遠來看,哪一家通信運營商能夠優先滿足客戶的這一要求,那么他將在未來占據優勢!”
“再來說說最令人關注的時機問題!現在歐洲各大電信巨頭之所以對3G投資顧慮重重,無非是在前期的3G泡沫化中損失慘重,而現在又找不到一個合理且清晰的盈利模式而已。是人都有趨利避害的本性,由人組成的企業也一樣如此。他們的選擇也并不奇怪。不過,商業投資最重要的是機會。在別人躊躇不前的時候,建立在仔細分析的前提下壓下重注。承受一定的風險,未來才能收獲可觀的利潤。正所謂: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
“看來郭先生也信奉巴菲特先生的價值投資理論!”思索片刻后,李澤巨道。
“一個人想要成功,最好的方法就是向那些成功的人學習。巴菲特先生的價值投資理論已經證明了它的優越性,類似這種已經成功的經驗我為什么要放棄?不過,‘盡信書不如無書’。學習別人的長處,也不能照搬照抄,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對于自己最優化的選擇才是聰明人的處事方式!”
“既然郭先生對電信行業如此看好,為什么不加入進來?”
“我倒是想,可惜自己的財力和精力有限。”頓了一下后,“如果我沒有在能源行業投資的話,我一定選擇電信行業!”
其實郭守云這番話倒也不是無的放矢,在手握巨資的時候,他確實在電信還是能源之間徘徊過。綜合考慮一番后,他還是選擇了能源,尤其是與能源相關的公共事業領域。
之所以會如此,主要是因為同時處于危機中的雙方,電信行業巨頭林立,收購起來代價更大,整合困難。相比之下,公共事業領域的大公司雖然也不少,但全部都是地區性的。不像電信行業,威瑞森、美國電話電報公司、世界通信這種全國性的巨頭,掌控了絕大部分市場,頭部化嚴重。
李澤巨點了點頭,如今郭守云旗下的泛太平洋能源集團在美國公共事業領域掀起收購狂潮,平均一個月兩家大公司的狂瀾突進,影響早就不局限于美國。遠在香港的他也對此知之甚多。
“李先生,如果和黃想要在歐洲電信行業有所作為。最好的辦法就是選擇兩到三個主要市場,折價買入3G拍照,進行商業化布局,認真開發市場。等到根基夯實,盈虧平衡的時候,再去爭奪其它市場。當然,還要瞅準機會!”郭守云想了想后道。
李家在香港,乃至整個大中華地區的影響力非同一般,以后打交道的地方必然不會少。現在利用自己的前知給對方一下忠告,也算是提前在人情上投資了。
“郭先生看好哪幾個市場?”
“和黃不是已經有選擇了嗎?”郭守云笑道。
如果他記憶沒錯的話,和黃一開始布局的是英國、意大利和荷蘭!
“看來郭先生對于和黃也不是全無了解?”李澤巨道。
“當然,我關注過危機來臨后的每一個機會,電信也是其中之一。和黃作為電信行業的主要玩家之一,自然需要認真的了解一番!”
李澤巨點了點頭,“既然郭先生對電信行業的宏觀和微觀都有所了解,那有沒有考慮過3G網絡盈利模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