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此同時,郭守云也正在聽著喬納森·韋爾興奮的報告。
“老板,一切都不一樣了。目前加州,以及西部各州的電力價格已經下降到了32.7美元每兆瓦小時,泛太平洋能源公司已經恢復了盈利!”
“那就好!如果持續現在的情況到年底的話,公司能夠取得多少稅前利潤?”
“15億美元左右!”
“這么低?”郭守云皺了皺眉。
要知道,在加州能源危機之前,單是太平洋電力和天然氣一家公司的稅前利潤就能夠得到這個數字,更何況現在規模翻了近十倍的泛太平洋能源集團。
“因為下半年公司有27.3億美元的短期債務到期。另外,還要支付高達410億美元銀行貸款的利息。除此之外,收購南方公司后,南方電信公司的虧損也轉移到了我們旗下,再加上運營上的支出,新建電廠和設備折舊等支出項,15億美元已經是我們最好的預期了!”
郭守云點了點頭,集團內部的財政困境他是知道的,只是現實的困難超出了他原先的預料。
“…不過,老板放心。今年的償債高峰過去后。明年集團的短期債務支出將下降到13.8美元,算上銀行利息,也不超過40億美元。另外,通過裁員和機構改革,能夠有效降低運營成本。公司的財務將會得到明顯的改善!而且,越往后會越來越好!”
郭守云肯定的點了點頭后,“超出公司經營范圍之外的資產處理的怎么樣了?”
“地產、娛樂設施、債券和部分股份都賣了。但一些礦產,水務、垃圾處理、科技和互聯網公司的股票和債券,以及包括南方電信在內的電信公司仍然沒有賣出去。”
“怎么還有礦產?”
“九十年代的時候,美國股市飄紅,煤礦、銅礦、鐵礦等資源類資產價格較高,而且回報穩定,很多公司都有這方面的投資。尤其是此類資源較為豐富的州。”喬納森·韋爾解釋道。
郭守云心中了然。
隨著納斯達克危機后牛市轉熊,資源類資產價格跌去了近一半,各大礦業公司都在艱難度日。自家手里的礦產沒人要也正常,而且即便是有人要,郭守云也不賣。如果留在手里等到經濟好轉的時候,還能對沖損失。但如果現在賣了,那就真了損失。
跟礦產類似的還有電信公司,納斯達克崩盤后,美國電信市場跟互聯網一樣倒閉成潮,電信公司價格狂跌。包括威瑞森、AT&T在內的電信巨頭日子都不好過,就跟別說其它了。
“成立泛太平洋集團投資公司,把還沒賣出去的資產全部歸于這個公司旗下,公司由你暫時監管,至于合適的CEO人選,等到下次開董事會的時候討論決定。”
“明白!”
“還有,投資公司旗下的資產,如果低于之前的買入價,那就暫時先不要賣掉,維持運營,甚至可以適當投入,等到市場好轉的時候,再賣出去。”
“其它沒有問題。但南方電信公司目前在美國電信行業中排在8位,總資產近120億美元,維持它的運營,恐怕不是一個小數目。”
郭守云皺了皺眉,盡管他對電信行業有興趣,但他也清楚自己的精力不是無限的。所以,目前最好的選擇就是固守已經涉足的互聯網、科技、能源、傳媒和金融這五大行業,不宜繼續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