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
“那里是孟買的富豪區,英國殖民留下來的古典建筑,來印度投資的外國人,各國大使館,基本都集中在那里。”
“我們要去的泰姬瑪哈酒店也在那嗎?”
“是的!”
郭守云點了點頭。看著周圍越來越多的霓虹燈,以及相對好了很多的建筑,郭守云知道他快要到目的地了。
果然,時間不長,一棟帶有明顯清真風格,紅白灰三色相間的四方形酒店呈現在郭守云面前。
“老板,我們到了!”
應了一聲后,郭守云推開車門走了下去。
作為孟買聲名顯赫的五星級酒店,內部設施自然達到了五星級的標準。跟郭守云在歐洲、美國住過的同類酒店沒什么區別。門童也很禮貌,服務也周到,很快就安排好了他們的住宿的房間。
“很晚了,你們也早點回去休息吧!”
“老板,我在外面沙發上睡吧。印度不太安全!”馬修道。
郭守云本想拒絕,但想了想就答應了下來。經歷過一次死亡的他深知,任何事情都沒有自己的小命重要。
安排好一切,用衛星電話聯系了美國的家人后,已經在飛機上享用過晚餐的郭守云,很快便進入了夢鄉。
第二天他按照自己慣常的生物鐘起床,簡單的洗漱后,到酒店的健身房跑了半個小時。然后招呼麗貝卡和馬修他們一塊吃了早餐。
作為五星級的酒店,泰姬瑪哈酒店的衛生條件還是可以的。唯一讓郭守云不滿意的就是沒有他最愛的牛肉。另外,他不喜歡吃咖喱。
吃過早餐后,換了身衣服的他轉身下樓,準備去安平在孟買的印度總部。
“奇怪,這家酒店的正門為什么不跟其它酒店一樣面朝大海,而且有那座標志性的‘印度之門’在,不是更合適嗎?”郭守云問道。
“據說英國殖民時期,賈姆謝特吉·塔塔和英國朋友到位于現在的泰姬瑪哈酒店附近的酒店去喝茶,但因為自己是印度人,所以被趕出。當時,塔塔已經是非常成功的企業家,完全有資格受到人們的尊重。經歷那次事件后,他就暗下決心要在印度建一個最豪華的酒店。這座酒店就是現在的泰姬瑪哈酒店。酒店大門面朝市區的原因是表達不歡迎從海洋而來的英國殖民者。”
“原來如此。看來印度人中還是有很多精英。”
“10億人口中當然會有精英。比如:大名鼎鼎的印度理工學院和印度管理學院。這兩所印度最好的大學培養出來的,是印度最精華的人才。可惜這些最頂尖的人才連印度人口的萬分之一都不到。與龐大的文盲人口相比,就仿佛大海中的一滴水,根本無力改變印度的困境。最后只是為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做了嫁衣。”
這點并不難理解。當初華夏九十年代的時候,在目睹了國外的繁華后,出國留學的人也大部分選擇了留在當地。即便是揣著211、985的學歷在美國刷盤子也愿意。這也是國家貧困的最現實寫照,即便是培養出了人才也留不住。好在,在他穿越前,這一切都已經改觀。華夏,成了吸引全世界人才的聚光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