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拉里。時間會證明一切!”
“好的。讓我們再來談一下風投問題。你打算吸收哪些投資機構?”
“黑石、凱雷基金、高盛、匯豐、德意志銀行,谷歌的主要市場在哪里,我們就需要哪里的投資!不過只考慮美國和歐洲主要國家,搞定了他們,在這個西方主導的世界里,就很少有國家會拒絕我們。至于南美、中東、東南亞等地的資本,等我們上市以后,再分潤給他們利益吧!”
“明白!這次引入風投,我們拿出多少股份?”
“15~20%,畢竟以后還有上市,太多了不利于我們對企業的控制。”
“我也認同這個比例。…你什么時候回美國?我們可好長時間坐在一起聊天了!”
“可能還要一段時間。華夏這邊我還有一些事沒處理。”
“我準備一瓶82年的拉圖,等你回來的時候我們一塊喝。”
“好啊!”
簡單聊了幾句后,郭守云掛斷了的電話。看了一眼郵箱中的文件,找到電話薄,在朗·梅耶和凱文·費奇之間猶豫了一會后,他撥給了前者。雖然心里打算的是用更年輕,也更具才華的后者取代前者。但現在凱文·費奇,還沒有掌管大型影視公司的經驗,讓他跟在朗·梅耶身后多學兩年,再提拔上位,是一個更合適的選擇。
“老板!”
“朗,我看了你提交的《怒海爭鋒:極地遠征》的拍攝計劃,沒有問題,我同意了。另外,拒絕二十世紀福克斯,1.2億美元的制片成本,我們還不需要找人分擔。”
《怒海爭鋒:極地遠征》,郭守云上輩子看過這部史詩級的海戰大片,雖然不如《特洛伊》那么有名,但票房也不會差到哪里去。不需要其它公司來分擔風險。而且,現在的矩陣,已經有了足夠的資源來制作、發行一部投資過億的超級大片。既然如此,除非是特殊利益,比如他想要的漫威版權等,沒必要把自己看好的影視版權讓出去。
“明白!”
“《綠巨人》拍的順利嗎?”
“很順利。林,比我們預料的還要好。他對整個片場的把控,以及拍攝進度的掌握,很難讓人相信他是第一次拍攝大片。”
朗·梅耶嘴里的林,就是林詣彬。沒錯,郭守云沒有讓李安執導《綠巨人浩克》。以后,無數的事實證明,他最擅長的還是文藝片。拍爆米花類型的商業大片,實在太難為他了。
就像他曾經拍的《綠巨人浩克》。在他的鏡頭下,浩克不再是光鮮亮麗的人民守護者,他因為一己之力的不均衡,和這種不均衡力量可能帶來的利益攪合在一起,幾乎站到了正義的對立面上。
因為暫時無法控制自己的力量他對于普通民眾是巨大的威脅,班納需要控制住自己內心的暴力渴望,不然憤怒的他會撕碎眼前的一切——這哪里是超級英雄啊!于是《綠巨人》成為了一部放在當時難以被人接受的“超級英雄”電影:它冗長(長達兩個多小時),嚴肅,而且沒有人們期望著的大量動作戲,看完后并不舒暢,毫無那種“超級英雄拯救了我們我渾身充滿了正能量”的亢奮感。
更可怕的是李安改動了很多漫畫內容,僅僅拍了一條“父子線”,仿佛要講一個現代的俄狄浦斯式的故事,說到爺倆斗法就沒了,這種“背叛”讓很多美漫粉絲怒不可遏。
《綠巨人浩克》投資1.4億美元,卻只取得了不到2.5億的全球票房。即便加上周邊,環球也沒有收回成本。這樣的窘境,郭守云絕對不想再經歷一次。
所以,他堅決拋棄了李安打算讓綠巨人變得有思想和深度,著重表現一個不幸男人被自己無法控制的力量撕裂,然后舍棄愛人,無奈跑路的悲慘遭遇的思路。選擇了美國人心中期望的超級英雄該有的‘偉光正’形象。就像《蜘蛛俠》、《雷神》、《鋼鐵俠》等等,浪子回頭,迷茫然后變得正義,拯救全世界,這才是超級英雄該有的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