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除每年捐贈的5%,以及債券6%左右的利息,他剩下的還有49%。慈善基金不需要納稅。他只需要支付劉知行為主的秘書處財政部里不到50名員工的工資和獎金。
伴隨著旗下各個公司的不斷成長,如今這筆錢的規模已經超過了2500億美元!成了國際資本市場最頂級的金融力量!除了一些主權基金,沒有什么比這筆錢更龐大了。
“我們投資在黃金和石油上的資金已經足夠龐大,是不是應該考慮配置股權資產?比如標普100的大公司股權?”劉知行道。
“現在還不是時候。”
郭守云搖了搖頭。馬上就是次貸危機了,如果這時候進行股權配置,完全是在找虐。還不如等到危機的時候抄底,那時候黃金和石油的漲勢也差不多到頭了。
劉知行考慮了一下后也沒反對。現在黃金和石油確實很不錯。
“還有一件事!”在劉知行看過來后,“在成立幾支子基金,我們單支慈善基金的規模不能太大。”
如今在‘斯坦福慈善基金會’、‘華人慈善救助基金會’、‘中美留學慈善基金會’、‘布魯斯慈善基金會’、‘郭氏災害救助慈善基金會’這五支慈善基金名下,還有37支子基金,但即便是如此,2500億美元分散開去,規模仍然很驚人。出于華夏人傳統的藏富情節,郭守云不想讓外界輕易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錢。
劉知行點了點頭。
“這幾支子基金的捐贈投到哪里?”
2500億美元,一年的捐贈就是125億美元,這筆錢是如此的巨大,如何在既能全了慈善之名,又能為自己爭取好處的情況下花出去,也是一件頗費思量的事情。
“華夏!讓更多的華夏人赴美留學和工作,爭取讓他們留下來。”郭守云毫不遲疑道。
作為一個美國華人,他身上不可避免的被打上族群的烙印。而族群的強大,也會在方方面面給他帶來一些好處。所以,自從慈善基金成立,他有一半的捐贈用在了為華夏留學生和務工人員提供慈善捐款,幫助他們獲得綠卡和工作;以及收養華夏孤兒,這幾件事上。讓美國華人人口不斷增多的同時,也順便幫祖國華夏減輕人口壓力。
他給自己定下的一個小目標是: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讓美國的華人人口突破2000萬!
這個目標雖然現在看起來有些大,但他還有五六十年的時間去努力。
“看來我們要買更多的農場了!”
劉知行聳了聳肩,他對增加美國的華人人口的提議和行動也非常贊同。不過除了留學生,很多來到美國的華人基本都沒什么文化。所以安排他們去農場種地就成了唯一現實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