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著生產線繼續向前,汽車生產的一道道工序進入眼簾。
“郭先生,這是我們引進的瑞士ABB公司最先進的焊接機器人,采用激光焊接,比起人工,它的焊縫更均勻,結構更堅固,而且效率比人工提高了三倍!”
郭守云點了點頭,看了一會后,轉過身,“你覺得如何?”
“瑞士ABB公司的焊接機器人確實能夠提高汽車焊接的強度,提高整車的安全性,但它的價格高達每臺24萬美元,而且還不算后期維護的費用。在薪資水平較高的歐洲使用沒有問題。但在華夏的話,恐怕還是人工更便宜一些。”
“不過人工的良品率不如機器是吧?”郭守云道。
“是!工人的焊接水平各有高低,而且也不如機器人那樣二十四小時工作。”
“還是使用焊接機器人,我寧愿少賺些錢,也要保證產品質量!而且,時間長了,良好的質量會成為我們公司的口碑,這是金錢無法衡量的財富!”
后世一提日本車,人們就會下意識的想到省油、耐操;一想到BBA,就會下意識的想到質量過硬,有面子,當然后面奔馳玩砸了;一想到美國車,就是粗獷、馬力大,費油。具體到不同的車企和車系,也有不同的標簽。這種標簽是人們選購車輛的標準。
郭守云希望的是,人們對紅星汽車的印象是耐操、皮實,質量過硬,性價比高。對羅孚和MG是豪華車,跑車自然不用說。
只是這種印象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實現,必須經過長時間的市場沉淀才有可能。但必須在一開始就從各方面樹立起這樣的企業文化和產品追求,然后深深的刻在每一個紅星汽車的員工骨頭上。
交代完了薄睿拓后,郭守云走在前面,沿著生產線繼續向前。很快就把整個流程看完了。
“霍華德先生,這就是羅孚75?”
郭守云指著剛剛下線,有著金色的車身,復古的造型,充滿英倫貴族范的老爺車問道。
“羅孚75是目前羅孚汽車公司生產的最受歡迎的車型,目前已經賣出去了接近一萬輛!”
郭守云點了點頭,他看過羅孚75的資料,這是寶馬收購羅孚后,研發的新車型。采用2.0柴油發動機,動力充足,底盤也很扎實,麥弗遜獨立懸掛配合Z型懸掛,操控性能優良。
所以這款車在96年上市后市場表現不錯,但是英國人又犯了老貴族因循守舊的毛病,這款車上市到現在,中間除了幾次小型的改款,居然八年來都沒有更新換代!這簡直不可想象。在汽車設計和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一年沒有變化就會落伍,就更別說八年了。
參觀完這個廠房,郭守云本來準備朝下一個走的時候,卻被凱文·霍華德攔住了。
“怎么?這個廠房里有什么珍貴東西,不能讓外人看嘛?”
“不是!只是…這個廠房已經停工了,除了生產線,實在沒什么能展示給郭先生看得東西。”凱文·霍華德神色尷尬道。
雖然他不想自爆短處,但羅孚的窘迫早就被外界所知,想掩飾肯定是不可能的。
“原來如此!”郭守云點頭。羅孚汽車公司總共有長橋、牛津和考文垂三個生產工廠,長橋主要生產路虎、捷豹和MG系列,以及羅孚七五,在路虎和捷豹賣給福特后,現在只剩下MG和羅孚七五。牛津工廠和考文垂主要生產羅孚系列,以及奧斯汀、城市流浪者,但除了羅孚,后兩者一個只剩下品牌,另一個根本沒什么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