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克林頓時代,美國在他的帶領下創造出‘零通貨膨脹型’經濟奇跡。他打一個噴噴,全球經濟界就要‘下雨’。
論及地位和影響力,就像很多媒體曾經說的:誰當總統都無所謂,只要讓格林斯潘當美聯儲主席就行。
也正是因為意識到自己的影響力太大,為了不至于給市場帶來太大的沖擊,格林斯潘講話一直都很含糊,他的名言因此而產生:“如果你們認為確切地理解了我講話的含義。那么,你們肯定是對我的講話產生了誤解。”
這個2007年,趕在次貸危機之前卸任美聯儲主席,把爛攤子甩給后繼者本·伯克南的老狐貍,郭守云可絲毫不敢怠慢。
兩人握了握手后,格林斯藩掃了一眼郭守云手里的玻璃杯。
“郭先生要不要換一杯?侍應生就在那邊,我可以幫你把他叫過來。”
看了一眼自己手里已經快要見底的香檳后,他微笑著搖了搖頭。
“還是算了。跟格林斯藩先生交流,一個清醒的頭腦最重要!”
“哦,為什么?”
“如果能從閣下的言語中分析出一些未來美國金融政策的走向,鳳凰銀行就能夠早做準備,說不定還能賺上一筆。”郭守云笑道。
“呵呵!郭先生很風趣。不過,我可不會輕易把這么重要的事情在社交場合說出來。”
郭守云聳了聳肩,“無所謂。能認識格林斯藩先生就是今天最大的收獲!”
“這樣的評價真是令我有些愧不敢當!…能認識郭先生這樣的商界奇才也是我今天晚上最大的收獲。”
“現在我覺得我應該把那位侍應生先生叫過來。”
說著,郭守云依言而行,真的把侍應生叫來,讓他把自己的酒杯蓄滿。
“格林斯藩先生,希望這杯酩悅香檳是我們之間良好友情的開端!”
“我也希望如此!”
“叮…!”
伴隨著輕盈悅耳的碰撞聲,兩人相視一笑后,各自把杯中的香檳一飲而盡。
“郭先生是金融界的精英,你覺得現在的美國經濟狀況如何?”任由侍應生重新蓄滿酒杯后,格林斯藩問道。
“很不錯。在格林斯藩先生寬松信貸金融政策帶動下,美國已經走出了納斯達克危機和9·11所帶來的經濟低谷,2004年GDP6.6%的增長率,已經說明了很多問題。”
“GDP確實在增長。但工業品生產指數、產能利用率、SIM制造業指數,卻增加了不到2%,政府赤字增長了5.7%。這可不是一個好現象!”
“也許這只是戰爭帶來的臨時變化。”郭守云微笑道。
“戰爭?也許吧!不過我很好奇,郭先生為什么堅持讓鳳凰銀行實施那么嚴格的房地產貸款審核政策?要知道現在全美的金融機構都在爭搶房貸。而且華爾街對房地產債券的杠桿更是不斷上漲。”
“我只是在遵循最基本的商業原則。而審核貸款者的償還能力,并合理的提供貸款只是商業銀行最基本的準則。”
“有原則當然是好事。不過,如果一成不變的話,恐怕利潤就流到競爭對手那里了。”
“也許吧。不過鳳凰2004年的財務報表所體現的盈利水平并不比富國銀行、花旗這些競爭對手差。所以我們并不需要改變些什么。”
格林斯藩直視他的眼睛,語氣飄忽道:“可我為什么總覺得郭先生是察覺到了什么?”
看著對方深邃的眼神,郭守云心中一凜,暗道:“這家伙的直覺還真是敏銳。”
面對美國金融界活化石級的人物,郭守云收起自己所有的心思,全力應付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