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美林在全球44個國家擁有975家分支機構,4.8萬員工。公司總計擁有49個業務單元。目前我們是全球最大的經濟公司,全球第二大共同基金公司,在美國兼并與收購業務中排名第一,《機構投資者》雜志評選全美研究團隊排名第一,市政交易商排名第一。《歐洲貨幣》雜志評選的年度最佳國際股票研究機構、最具創新性的衍生品交易機構、最佳經濟公司、最佳歐洲及全球債券主承銷商。《日經調查》評選的日本領先的外國證券公司等等。擁有近百年歷史的美林,不僅底蘊豐厚,同時也是全球最頂級的綜合性投行!”
等他介紹完后,郭守云目光快速從眾人身上掃過,“各位,相信你們也都聽到了。如果鳳凰和美林合并,將締造一家總資產超過2.5萬億美元,年主營業務收入超過750億美元,年凈利潤超過168億美元,自有資產超過900億美元,在私募股權融資、財富管理、資產管理、金融產品研究、市政債券等多個細分領域占有統治地位的超級金融巨頭!可以想象,這樣的一家金融集團上市后,將會受到怎樣的市場追捧!”
“…我相信,等到那一刻來臨,我們在場的每一位都將得到豐厚的回報!”
“啪啪…!”
一段不算太熱烈的掌聲后,郭守云繼續道:“關于兩家公司的合并方案!詳細的計劃已經在給你們的文件里,各位可以回去再看。這里簡單的概括來說就是強強聯合,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讓鳳凰美林的未來更輝煌。關于公司領導層,我擔任董事局主席,斯蒂芬·布萊恩擔任首席執行官,邁克爾·莫瑞茨擔任聯席CEO,魯本·德斯坦擔任總裁兼首席運營官,帕蒂·塞勒斯擔任首席財務官…!”
新公司的高層超過一半都是鳳凰的人,美林的高層除了格雷戈里·弗萊明,彼得·克勞斯,托馬斯·蒙塔格等少數有能力又不是斯坦·奧尼爾的親信得以留任之外,其余的都被一紙合約開除了。
“…另外,我始終認為美林的‘管理委員會’制度非常不錯,所以我準備保留這套制度。至于具體的人員,等到兩家公司合并后,在開會討論后決定。”
美林的管理委員會制度是公司的決策機構,組成人員都是公司高層,有二十三人!群策群力保證了美林的不斷發展。當然,世界上沒有真正完美的制度,否則美林也不會在次貸危機中損失慘重而被美國銀行收購。
但相比那些首席執行官們一言而決的管理制度,美林的‘管理委員會’這種集體管理制度,更得郭守云的認可。
“…至于公司的董事會,今天在場的所有機構當中,凡是擁有鳳凰美林1%的股份,都有權利向董事會派駐代表。董事會的董事數量會控制在25~30人!”
“…具體的融資標準。現在美國最大的金融機構是花旗,它今年一季度的營收是220億美元,凈利潤是74.6億美元,一級資本794億美元,2.1萬億總資產,21.7%凈利潤增長,37.2%的投資回報率。市盈率22倍,市值2537億美元。”
“第二大金融機構是美國銀行,今年一季度的營收是152億美元,凈利潤是49.6億美元,一級資本614億美元,1.6萬億總資產,18.7%凈利潤增長,31.2%的投資回報率。市盈率19倍,市值1917億美元。”
“第三大金融機構是MG大通,今年一季度的營收是127億美元,凈利潤是39.6億美元,一級資本544億美元,1.4萬億總資產,19.3%凈利潤增長,29.2%的投資回報率。市盈率18倍,市值1523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