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罷
既然不能提前交卷,那就趁這時間捋一捋文宮,思一思未來之路吧。
心神一沉,看著空蕩蕩的文宮,少年陷入了深思。
很顯然。
他現在的修煉方式就只有一種不斷地誦讀圣賢書,凝聚文氣,然后在文宮里建造出各種各樣和儒道有關的建筑。
不過提到圣賢書
少年心中有些無奈。
王曰、經義考等三十六卷儒書都被他背得滾瓜爛熟了。他還發現一部經書籍等讀到一百遍之后,就很難再為他文氣了。
也是,逮著一部經書薅羊毛,遲早要薅禿嚕皮了吶
換言之,若找不到新的經書誦讀,那他的文道修為就只能原地踏步了。
而新的經書
少年不由得將眸光投向了皇宮。
建安初年,孔穎琳就在雄心勃勃的建安帝的支持下修建了一座藏書閣,俗稱“皇家圖書館”。
他這一生所編纂的一百零八部經書,以及經他之手修補的上古圣賢的一千余正本或拓本都放在了藏書閣里。
對他人而言,這是擦屁股還顯粗糙的廢紙。但對徐錦鳳而言,這絕對是一筆難以想象的財富
當今天下格局中,佛教鼎盛,普度眾生,信徒遍地。道教強勢,逆天改命,唯我獨尊。
卻獨獨缺了“儒教”。
而想要將儒教發揚光大,只靠他一人單打獨斗那是絕對行不通的。
可是現在的問題是,只有他誦讀圣賢書可以聚文氣、凝文宮,而別的人都不行。
這孤家寡人的如何能夠成就一番大業
一個好漢還需要三個幫呢
少年皺眉凝思。
他必須要在自己修煉的同時,也讓其他書生凝文氣,聚文宮。
咦。
這是
正思索著,少年余光赫然發現,他此時并未誦讀經書,但文宮中,那尊石像最底下,竟產生了新的文氣。雖只有頭發絲那么細,但這是新生的文氣
難道這就是文宮的作用
忽然間,徐錦鳳隱隱有所領悟。
或許,他還真能夠掀起一場巨大的變革
讓大梁、乃至整個天下勢力體系重新洗牌
他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
在各府各縣建學堂、立文廟
道門昌盛,佛門昌隆,為何因為都有道觀和寺廟傳承,這才讓這兩教香火旺盛
儒教也可以有樣學樣嘛。
那位姓周的魯某人不是說了嘛,拿來主義絕對好使。
當然,想要建造文廟,憑他一己之力是不可能完成的,這必須要朝廷發力才行。
所以,想要讓儒教成為真正的三教之一,乃至橫壓另外兩教,他必須要進入官場,而且還要不斷往上爬,官當得越大越好,若是能當上禮部尚書,嘿嘿
連咸魚都想著有朝一日能夠翻身,這人總也得有個夢想不是嗎
掀起一場變革,讓儒教成為三教之首,自己當個大儒,收幾個女學生,嗯,桃李滿天下
呵,扯遠了
當然,少年也不是傻子,絕對不會一來就和世家門閥硬剛正面。
其實也不是不能合作。世家子弟們不也可以讀書養氣做文官嘛。
他此次若是能夠踏入官場,那么第一時間肯定是要先暗中觀察一番這位女帝的能力。
若女帝空有野心但卻沒有與之匹配的魄力和實力,那就洗洗睡吧,他也就安心當個芝麻官,再娶個落魄世家的大小姐,就這樣過完余生吧。
縱觀青史,歷來權臣可都沒有什么好下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