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鑾殿上鴉雀無聲。
時間已過去了半個時辰。
徐錦鳳擱筆,將紙上的墨跡吹干,再回望其他士子,各個臉色都憋成了豬肝色。
這策論題,還真是要了他們的老命了喲
但他們不能不寫,而且也不能隨便瞎糊弄,必須言之有物
但天下權勢就擺在那,皇權加強了,那么臣權就小了。
他們最怕的是女帝相中了他們的方案,當做國策來實施,那他們回去后還不被自家老爹往死里揍
哎。
只能撿不痛不癢的來論證了。
終于,兩個時辰后,直至日落時分,所有士子都停了筆。
考卷被禮部官員一一收了上來。
殿試并不糊名。
畢竟,皇帝是要欽點狀元郎的,萬一點了個相貌太丑陋的,豈不是丟大梁的臉面
外朝還以為他們大梁無人了呢
所以殿試才學是一個方面,相貌也是加分項
縱使你胸有丘壑、腹有乾坤,但若長得跟鳳雛似的,那也只能說一聲對不起了。出門右拐,慢走不送。
言歸正傳。
考生們在禮部官員的指引下,緩緩退出金鑾殿。
至于殿試的成績,后日一早才會公布,畢竟兩百份卷子呢,總得給人時間批閱。
眾人出了皇宮后便各自回家了。
在這個節骨眼上,誰也沒心情出去瀟灑。
徐錦鳳一回到客棧,就拿出了樓漣給他的那張小紙條。
當看到上面寫著的竟真的是殿試策論題后,他便毛骨悚然,汗毛炸立
瑞王,當真有某種詭異的神通,能夠影響乃至左右女帝的意志
若當真是如此
嘶
那這個大梁,豈不是盡入瑞王之手
難道女帝只是一個傀儡
細思極恐
不對
徐錦鳳神海猛然一震
瑞王不可能有這種本事
那么只有一個可能
瑞王,通過各種蛛絲馬跡,推算出了女帝會用他貢試的答題當做殿試策論題。
瑞王,猜到了女帝的心思
當真可怕
皇宮,御書房。
女帝直接召見了她的四大心腹重臣。
本已退居幕后十八線的孔穎琳,再一次被女帝請出了山,封太師,與太傅謝安、太尉魏擒虎共為大梁三公。
而靖安侯這個大老粗竟也赫然在列
“孔師,你以為如何”
當徐錦鳳的殿試卷子被四人閱覽一番后,女帝輕啟檀口,問道。
孔穎琳抓著卷子的手微微顫抖,感慨萬千“此子,麒麟之才也科舉若依他之言改制,老臣敢以項上人頭作保,二十年之后,士族門閥之害,不足為慮也”
作為有“鐵公雞”、“一毛不拔”之稱的戶部尚書哭喪著臉道“陛下啊,我朝七十二府、四百五十三縣鎮,這建設學堂和文廟自然是極好的,能夠大大凝聚人心,提高平民書生的積極性,但是戶部沒錢啊”
改制可以,大大支持。
但要錢,沒門
“錢銀的事情,朕的內帑每年先撥一百萬兩到各府。還有其他問題嗎”
女帝倒是相當霸氣,將私房錢拿出來填公。
靖安侯雖是個大老粗,但也粗中有細,看了試卷后,說道“陛下,徐錦鳳這小子不老實啊,似乎還有些藏著捏著。”
“他這是對朕沒信心啊,也怕將世家得罪死,所以說一半捂一半。”
女帝微微自嘲。
性別和年齡,是她的最大劣勢。想讓人死心塌地投靠她,哪有那么容易。
“也罷,今后有的是機會。這狀元,朕就欽點徐錦鳳了。其他的,你們自行商量著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