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天富貴,豈可建立在女人的痛苦之上潑天富貴,當馬背上親取也”
“我大梁男子尚未死絕,我大梁三個月之內可征得雄兵百萬,豈可將功名富貴建立在公主和親之上”
“拿女人換取功名利祿,吾羞愧之,吾愧對列祖列宗也”
“你若要戰,我便戰也”
“我大梁一朝,自女帝起,將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洋洋灑灑千余字,闡述的觀點十分鮮明大梁大好男兒尚在,功名利祿當馬背上取自大梁女帝一朝起,大梁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這篇警世文章借著報紙這傳播第一大利器,幾乎是覆蓋了整個大梁。
而今,不說士紳官員,哪怕是街頭市井小民,也都在熱議此事。
想想看,若將自己的妻女獻出去,換來自己的富貴榮華,這還是人干的事嗎
這是禽獸所為啊
徐錦鳳這篇文章一經問世,又有像陶白玉這等大名鼎鼎的文士背書,真是讓人熱血沸騰,同仇敵愾,恨不得立刻就從軍,提刀殺向大胤,殺盡朝上奸邪佞臣
大梁,到底還是忠臣良民居多。付永正之流想要翻盤,便如螳臂當車,被直接碾壓。
“好,好,好此子果然滿腹經綸,字字珠璣也諸位,陶兄多次寫信于我,說此子乃是大梁中興的關鍵,老夫起初還不信,現在看來,極有可能老夫準備出山,去會一會這天下英杰”
一片恬淡如清水白云的紫竹林中,有著“竹林六賢”之稱的菊花居士,看到這篇文章后,終于下定了決心。他收起行囊,大步出山。
“不愧是狀元郎啊,妙筆生花,花團錦簇作得一手好詩,也能寫得一篇好文此文一出,徐錦鳳之名,如日中天也”
“徐錦鳳當真經天緯地治國大才,吾不及也”
讀過報紙的文人雅士,對徐錦鳳皆是佩服不已。
而那些商販走卒就更不用說了,他們早就對徐錦鳳佩服得五體投地了。
“我大梁一朝,自女帝起,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說的好啊,說的太好啊”
而大梁的各大軍中,新兵蛋子熱血沸騰,老兵老將熱淚盈眶。
他們當兵一生,為了甚
還不是為了保家衛國
他們用滾熱的鮮血和堅硬的胸膛,為大梁鑄就一道鋼鐵一般的長城,為的就是保護自己身后的妻子兒女啊
徐錦鳳此文,直接擊中了他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此文一出,原本安陽和姬烈的和親一事,直接上升到了定格的高度。
若真將安陽公主獻出去才能換來和平與安定,那么還要他們這些七尺之軀男兒作甚
這是要羞愧死他們啊
甚至,九泉之下的先帝也會被氣得從棺材中重新爬出來
對了。
是誰力挺姬三皇子,促成和親一事來著
付永正
原來是這個賣國求榮的小人,其罪當誅
沒過多久
午門外,數萬良民自發性地匯聚起來,打著除奸邪的口號,為可憐的安陽小公主請命。
他們義憤填膺,同仇敵愾,氣勢沖天
若女帝不罷黜付永正,他們便在午門外長跪不起。
守門的侍衛哪見過這樣的場面,嚇得臉色都白了,急急就跑去金鑾殿傳達消息。
朝上諸公們聞之,面色驟然大變,不可思議地看向了徐錦鳳。
好家伙